北宋奏议留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0:19
【摘要】:奏议留中即“皇帝”将大臣所上的奏议留中不发。中国历朝历代均存在奏议留中的现象,且每个朝代的奏议留中现象各具特色。北宋时期,留中的奏议可分为规定之内章奏处理方式的奏议留中、皇帝对奏议的随时留中以及大臣乞求留中这三种情况。大臣对于规定之内的奏议留中基本没有异议,但对皇帝将奏议随时留中则持不同态度,有的大臣对此愤懑,甚至用实际行动表明对皇帝留中奏议的不满。但是,有的官员则表示赞同并且主动乞求皇帝将自己的奏议留中。而这些奏议留中现象频繁出现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原因。首先,皇帝的怠政会造成奏议的留中,而皇帝的怠政也不仅仅是因为皇帝个人对于朝政的懈怠,有时候也是一种消极处理朝政的手段。其次,其他大臣对皇帝决策的干预也会使得皇帝将奏议留中。最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治制度运转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介入以及皇帝与大臣在治政理念上的矛盾与冲突。虽然奏议的留中会使得朝政不明,大臣之间互相攻击,甚至有的官员会借此伪造奏章诬陷忠良等弊端。但是,奏议留中也可以作为君臣政见各异时的缓冲带,更是保全敢于直言的大臣的一种措施。也正是因为奏议留中这一现象对于北宋时期朝政的处理有利有弊,所以皇帝与大臣对待奏议留中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外,北宋的每位皇帝都曾将大臣的奏议留中,但是每朝奏议留中的具体情况却又各不相同。其中宋哲宗时期的奏议留中最具特色。北宋时期出现的奏议留中现象与当时政局的发展息息相关。虽然说奏议留中无法决定政局的发展,但奏议的留中往往会成为政局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宋哲宗时期此种情况更加突出。宋哲宗时期政局纷繁复杂,留中的奏议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且与其他朝代相比极具特色。高太后与宋哲宗经常灵活的运用奏议留中来处理复杂的政务。此外,元yP时期建立元yP诉理所以及绍圣时期编类元yP奏疏等诸多事件,成为后来权臣动辄以奏议等文字攻击政敌的源头。这些对于前朝大臣文字的“清算”与“整理”等事件甚至对北宋后期以及南宋的政治走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44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东方;;大观通宝(外三篇)[J];五台山;2016年10期
2 陆春祥;;笔记中的苏轼[J];四川文学;2017年03期
3 李夏恩;;破新立旧 司马光的最后500天[J];国家人文历史;2017年02期
4 吴立群;;从经世致用到性理之学 新法之废与儒家转型[J];国家人文历史;2017年02期
5 孔见;;抗金志士的诗词中饱含爱国救国激情[J];中华魂;2017年04期
6 刘隆有;;韩琦:功安社稷 恩泽英俊[J];海峡通讯;2017年05期
7 徐新;;政敌之间[J];老年人;2017年09期
8 非文;士大夫以藏书闻者——司马光[J];晋图学刊;1988年02期
9 孟白;;变风俗 立法度[J];领导科学;1988年06期
10 顾奎相;陈m,
本文编号:2690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69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