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更鼓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0:05
本文关键词:宋代更鼓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宋代是古代更鼓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与更鼓制度密切相关的计时工具、计时方式、谯楼等物质、技术基础都日臻成熟;京师成为宋代更鼓制度最为完善的地点;在宋代军事和礼法中处处彰显了更鼓制度的重要性。 宋代更鼓制度运行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计时工具和计时方式。基本的计时工具有水漏、火钟、圭表、辊弹及机械计时器。宋代时制为每日十二时辰,共分一百刻,夜间行使更点制,日出前和日入后的各两刻半皆归入昼时。 谯楼作为更鼓制度的重要运作地,其形制壮丽、设计讲究、修建原因多样。修建谯楼多是由官方发起,,其费用多是数万缗,资金来源途径有:上级拨款、当地财政支出、官员捐俸、富户助资,其中以前两者为主。工匠来源:雇佣匠人、征调军队、民众服役、民众自愿助力。谯楼建成后所发出的时间讯号是全城的时间标准。谯楼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蕴,主要有:一城之耳目、百里之雄观、秩序之象征、论官之标准、安全之保障等,此外,还具有收藏书籍、临时考场的作用。宋代的更巡的人员不止有更夫,还有武装组织,承担着报时、防火、防盗等职责。 与京师的更鼓制度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是司天监及其数个下设机构,如天文院、测验浑仪刻漏所、钟鼓院等。京师的更鼓报时大致是由鸡唱通过对漏刻、时牌、鼓契等工具的使用,促成了计时、报时一系列活动的完成。“东钟西鼓”、“晨钟暮鼓”在宋代尚未形成定制。京师权威时刻由天文观测机构发布,这为京师的宵禁制度、管钥之节及官员当值提供了时间标准。 宋代军中的更鼓制度有着特别之处,步行计时法和数珠计时法是两种特殊的军中计时法。军中夜间更巡制度复杂,有立号、定铺、警备、持更、巡探等一些列措施保卫着军中的夜间安全。礼法制度中同样渗透着计时、更巡等诸多与更鼓制度相关的因素。 总之,宋代更鼓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适应宋代传统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与宋人的生活方式共融共生的。
【关键词】:宋代 更鼓制度 计时 报时 更巡 谯楼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19;K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6
- 一、 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9-10
- (一)概念界定9-10
- (二)选题意义10
- 二、 研究状况及分析10-13
- (一)宋代更鼓制度的科技层面的研究11-12
- (二)宋代更鼓制度的制度层面的研究12
- (三)宋代更鼓制度的观念层面的研究12-13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3-14
- 四、 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宋代更鼓制度中的计时工具和计时方式16-34
- 第一节 计时工具16-28
- 一、 水漏16-22
- 二、 火钟22-23
- 三、 晷表23-24
- 四、 辊弹24-25
- 五、 机械计时器25-28
- 第二节 动物计时28-30
- 第三节 计时方式30-34
- 第二章 宋代地方更鼓制度中的谯楼概况34-64
- 第一节 谯楼的基本情况34-45
- 一、 名称辨析34-36
- 二、 所处位置36-39
- 三、 内部设置39-43
- 四、 更鼓之节43-45
- 第二节 谯楼的修建概况45-55
- 一、 规模形制45-46
- 二、 匾额题名46-47
- 三、 修建原因47-48
- 四、 费用及工匠来源48-55
- 第三节 谯楼的作用和意蕴55-61
- 一、 一邦之耳目55-56
- 二、 论官之标准56-57
- 三、 百里之雄观57
- 四、 民众之教化57-59
- 五、 治安之保障59-60
- 六、 其他作用60-61
- 第四节 更夫与更巡61-64
- 第三章 宋代京师的更鼓制度64-80
- 第一节 相关官制设置及报时制度64-70
- 一、 官制设置64-66
- 二、 报时制度66-70
- 第二节 管钥之节与宵禁制度70-73
- 一、 管钥之节70-71
- 二、 宵禁制度71-73
- 第三节 六更说辨析73-76
- 第四节 官员上朝时间76-80
- 第四章 宋代军事与礼法中的更鼓制度80-104
- 第一节 军事中的更鼓制度80-96
- 一、 计时方法80-82
- 二、 传箭制度82-91
- 三、 报时制度91-92
- 四、 更巡制度92-94
- 五、 运用战例94-96
- 第二节 宋代礼法中的更鼓制度96-104
- 一、 礼制中的更鼓制度96-100
- 二、 法制中的更鼓制度100-104
- 结语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3
- 古籍文献106-110
- 今人论著110-1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雄生;《王祯农书》中的“曾氏农书”试探[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2 程民生;北宋探事机构—皇城司[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3 郑迎光;;宋代地方治安巡逻制度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龚延明;;宋代“天文院”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全和钧;;我国古代的时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82年00期
6 刘永连;;鸡人考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刘仙洲;我国古代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年02期
8 黄晔北;覃辉;;钟鼓楼的发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J];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10 贾玉英,赵文东;北宋开封府管理制度研究[J];史学月刊;200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宋代更鼓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