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入燕记》看李德懋的对华观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312.06;K24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勋;陈放;;朝鲜北学派“和谐”思想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郑成宏;;朝鲜北学派的新华夷观解析[J];韩国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3 刁书仁;;从“北伐论”到“北学论”——试论李氏朝鲜对清朝态度的转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4期
4 王学斌;;清代北学谱系的建构与完善——以《北学编》《续北学编》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18年01期
5 杨雨蕾;;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探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李花子;;17、18世纪朝鲜对清的危机意识及其克服[J];欧亚学刊;2004年00期
7 玉弩;《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问世[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8 田涛;;北学海堂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9 罗旋;;论朴趾源的“北学中国”思想——以<忘羊录>为中心[J];北方音乐;2016年16期
10 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思想与诸实学流派的关系[J];东疆学刊;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朴■钐;;朝鲜北学派诗人笔下的幽燕历史文化遗迹[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九辑)——中国文化的价值论与文体论[C];2014年
2 朴■钐;;李德懋《清脾录》流传中土的意义和价值[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八辑)——中国文化的理念、偏好与争论[C];2014年
3 杨雨蕾;;清代朝鲜燕行使臣的地理分布——兼论朝鲜王朝政治地域分野[A];韩国研究(第八辑)[C];2007年
4 邵雍;;朝鲜传统家训中的妇女观[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5 刘阳;;朝鲜王朝北方“六镇”之庆源镇的设置沿革[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6 曹中屏;;韩国古代两班制度刍议[A];韩国研究(第十二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张君荣;北学:燕赵文化之“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美拟归还韩国朝鲜王朝国玺[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3 李波;也看《燕行录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李东海;市总工会着力打造“满意工会”[N];三峡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2 许明哲;朴趾源《热河日记》的文化阐释[D];延边大学;2009年
3 谢桂娟;华夷观与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由《入燕记》看李德懋的对华观[D];延边大学;2016年
2 张戎;李朝后期北学派思想中的西学影响探析[D];延边大学;2009年
3 郑京花;《北学派》与楚辞关联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4 徐云飞;洪大容实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刘晓;明清时期朝贡体系中的朝鲜服饰[D];浙江大学;2013年
6 穆彪;朝洰朝庭奻文科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7 陆文倩;朝鲜王朝时期女训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8 张金英;明代儒学典籍在朝鲜王朝教育机构的传播和影响[D];延边大学;2018年
9 姚昕雨;中国礼法文化影响下的朝鲜王朝冠服法律制度[D];吉林大学;2018年
10 李相楠;论郑道传与朝鲜王朝初期的教育[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8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6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