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台谏信息研究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691.49;K24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关于北宋台谏信息搜集渠道的研究
(二)关于北宋台谏信息内容的研究
(三)关于北宋台谏信息通进与处理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北宋台谏信息的搜集渠道及特点
一、北宋台谏官搜集信息的渠道
(一)风闻采集
(二)公文关报
(三)取索公事
(四)其他渠道
二、北宋台谏信息搜集渠道的特点
(一)多元化
(二)协作性
(三)差异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宋台谏信息的内容及其转变
一、北宋前期台谏信息的内容
(一)刑狱方面的信息
(二)赋税征收方面的信息
(三)吏治方面的信息
(四)宋辽交战期间的军事策略信息
(五)其他方面的信息
二、北宋中后期台谏信息的内容
(一)规谏皇帝方面的信息
(二)监察百官方面的信息
(三)有关改革与党争方面的信息
三、北宋时期台谏信息内容的转变
(一)规谏皇帝方面信息内容的转变
(二)监察方面信息内容的转变
四、北宋台谏信息内容转变的原因
(一)政治局势的变化
(二)台谏言事风气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宋台谏信息的通进方式
一、进呈奏疏
(一)进呈皇帝
(二)进呈中书省
二、上殿廷奏
(一)轮流奏对
(二)非时入对
(三)合班、留班与伏阁
(四)台谏官主动请对
三、北宋台谏信息通进方式的演变
(一)北宋前期:以奏疏通进为主
(二)北宋中后期:进呈奏疏与上殿廷奏并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宋台谏信息的处理方式
一、北宋通进机构对台谏信息的处理方式
(一)通进机构的审查程序
(二)通进机构的处理方式
二、君主对台谏信息的处理方式
(一)认可并批答
(二)交付相关机构审议、核查
(三)拒绝采纳
(四)留中不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宋台谏信息的功能与局限
一、北宋台谏信息的功能
(一)推动国家政策的调整
(二)优化君主决策
(三)加强皇权
二、北宋台谏信息的局限性
(一)台谏信息搜集的滞后性
(二)台谏官提议方面的信息内容缺乏前瞻性
(三)台谏信息通进过程缺乏保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至邈;;浅析北宋“三冗”现象及其危害[J];新余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马海峰;;浅谈宋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3 罗凯;;十五采访使始置于开元二十二年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1期
4 徐东升;;从转对、次对到轮对——宋代官员轮流奏对制度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全德;;通进银台司与宋代的文书运行[J];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6 傅礼白;宋朝的章奏制度与政治决策[J];文史哲;2004年04期
7 葛生华;试论宋元的监察制度[J];兰州学刊;1990年06期
8 蒋淑薇;从《庆元条法事类》看宋代的文书制度[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化雨;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孟宪玉;北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凡;北宋进奏院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许玉龙;台谏群体与宋英宗朝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田海宾;宋代进奏院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时楚楚;论巡按御史的巡视制度及其现实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杜宝;汉代御史中丞的监察职能探讨[D];吉林大学;2013年
6 丁佳;宋代御史台的立法与司法职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徐睿;唐代御史台审判职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书永;宋代保密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肖虹;宋代弹劾公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清章;宋仁宗朝台谏政治之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3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6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