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叙事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22:49
   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叙事性研究力图突破以往的美术雕塑研究范畴,运用经典叙事学中的相关概念方法与设计学的相关分析思路,给出一种设计叙事的理解模式。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在丧葬礼仪与墓葬设计中不仅是一种丧葬礼仪的物化,具有丧葬商品属性,更有着独特的补充叙事功能。首先,纵观中国艺术叙事发展的历史脉络,先秦两汉时期的艺术叙事传统经历了“文学—图像—空间”的发展。东汉时期墓葬呈现出以“空间”为核心的整体设计叙事,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被放置进入墓葬空间语境后,其叙事性以“尚象”的叙事风格、重复、组合和多重组合的叙事形式体现。其次,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还蕴含了三层叙事主体层次,墓主人、生产者等人不同程度的在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制作与布置中增添了个人色彩。这一切无一不是围绕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叙事礼仪而展开。通过梳理这些叙事策略,可以发现其完全不同于二维的汉代画像艺术的独特叙事性特点。最后,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叙事性拥有独特的文化动因,主要体现在:汉代儒学的复兴、以及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天命观、“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等,熔铸了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文化内核;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汉代“劝农”“重农”思想及其影响下的“尚勤勉劳”民风等熏染了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叙事性艺术品格。汉代人民将内心渴望的社会安定与对农业的天然情感,深刻蕴含在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设计叙事中。因此“叙事性”是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造物特征,它是墓葬空间叙事中独具生活魅力的一部分。
【学位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527;K234
【部分图文】:

汉代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叙事性研究


原始骨耒①

四川省,新都区,双流县,成都市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管理、技术的要求没有盐铁业要求严格,陶制明器生产呈现出成本低,个体生产、区域性生产的独特风格,因此并未发展成大型工场,但是这些小型的手工工坊的生产总量十分可观,数量的激增也让汉代的陶俑一改前朝的严格写实,变幻成自然写意风格,且种类纷杂繁多。目前记录在案的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多以单体呈现,多是考古统计分类的记录方法,这种方法脱离了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原始环境,因此它们另外存在一种以组合形式呈现的可能。北方把独立的人俑、建筑模型、灶台、工具、水田、船只组合搭配就能还原各种不同的劳作场景,手工作坊生产的工匠完全有理由用智慧与才华制作出尽可能多的商品样式,提供墓主或墓葬设计师来选择与购买。这种打包销售的商品意识正反映出生产劳作类陶制明器的丧葬商品功能。

汉画像石,公社,大队,画像石


图 3. 嘉祥宋山汉画像石1978 年满洞公社宋山大队村北宋山出土高 73、宽 68 厘米图 4.东汉山东章丘县普集镇汉墓①(第2号墓)Spaces)一书中指出:“虚拟空间”不是绝对的,而是永远处于和“真实空间”的互动中②他描述的互动是一种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给出了另一种看待画像石与陶明器之间关系的思考模式,即非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共存。虽然目前既有画像石又有陶制器的墓葬案例比较少③,但依旧可以从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中寻找其叙事逻辑。在一个墓室空间中,为何会以共存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同一类主题呢?如何综合而面地看待两者的关系和作用?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艺术的补充叙事功能。图3是东汉一幅画像石,出土于一座再葬汉画像石墓。画面中的第三层,左边是一个两火眼灶,斜突,灶上放甑,釜,一男子跪坐在灶前烧火。灶旁悬挂猪腿、猪头、鱼、剥好的鸡、兔等二男子持刀操作,下方有一妇女在洗刷。右方有一井,井旁一具桔槔,一女子正在汲水桔槔立杆上悬挂一只狗(?),一男子持刀剥皮。全幅为庖厨供膳图。④根据描述画像石表现的厨房劳作场景通常是人们忙碌的工作状态,画中人物各司其职,或在屠宰、或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邝桂荣;;广州黄埔大田山东汉墓[J];广州文博;2015年00期

2 凌宇;;俑义考述[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3 杨斌;陆涛;;修辞手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陶瓷;2011年06期

4 李维林;赵梦涵;;商鞅的农本思想与激励政策析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艾东;;东汉时期陶塑艺术的形式与审美特征[J];美术观察;2009年05期

6 刘兴林;;重庆忠县汉墓出土的顶罐俑和负子俑[J];东南文化;2008年06期

7 张海滨;蒋宏杰;曾艳;王艳;王丽丽;宋煜辉;刘小兵;赫玉建;;南阳市防爆厂住宅小区汉墓M62、M84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08年04期

8 程林泉;王磊;寇小石;呼安林;张小丽;张翔宇;王久刚;;西安南郊潘家庄169号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年06期

9 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J];读书;2007年05期

10 王自媛;沈阳;王耀宗;王晓岩;;河北武邑青冢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柳卓娅;出土文物与汉代乐府诗歌表演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赵晨;汉代画像艺术的“叙事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玉环;西南汉墓劳作俑的考古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2 赵路花;汉画像石庖厨图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徐慧琳;叙事舞蹈作品中的叙事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帆;汉代乐舞百戏俑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周静;陶艺作品的符号叙事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6 张春燕;秦至唐陶俑艺术风格流变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9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89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9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