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郑玄《仪礼注》发微

发布时间:2020-12-30 04:47
  郑玄在其《仪礼注》中,对礼仪礼法的礼学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全面的建构。这属於郑氏治经的礼义阐发范畴,可视为郑氏《仪礼注》之“义例”。郑氏此礼仪礼法理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揭示礼仪活动中,礼仪规范合理性的原因与依据所在。主要包括有:礼不必,礼不参,礼敬不能并,礼有渐,礼有终,礼渎则亵,礼使人各以其爵,礼卑者先即事,礼尊者宜逸共计九条。此九条实涉及了礼学理论中八个层面的问题,分别如下:“礼不必”主要阐释了与人为礼时自我意志的处理原则。“礼不参”主要阐释了执礼时行礼双方的特定性原则。“礼敬不能并”主要阐释了礼敬尊者的唯一性原则。“礼有渐”主要阐释了礼仪活动的渐造性原则。“礼渎则亵”主要阐释了为礼的频率原则。“礼使人各以其爵”主要阐释了礼的对等原则。“礼卑者先即事”、“礼尊者宜逸”主要阐释了礼仪活勤中劳逸先后的原则。我们认为郑氏此礼学原则具有系统性、核心性、实践性等特点,是郑玄在傅统儒家礼学理论基础上的创造性总结。总之,系统梳理和探讨郑氏《仪礼注》中礼仪礼法的礼学原则,不但有益於我们研读《三礼》文献,而且也有助於我们全面认识郑氏的礼学所成和礼学思想。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礼不必:礼之意志
礼不参:行礼双方的特定性
礼敬不能并:礼敬尊者的唯一性
礼有渐:礼之过程
礼有终:礼之筋度
礼渎则亵:礼之频率
礼使人各以其爵:礼之对等
礼卑者先即事、礼尊者宜逸:礼之劳逸先后
结语
附:“宾进,东北面辞洗”释疑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J]. 潘斌.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5)



本文编号:2947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47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