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代养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5:5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在社会保障特别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唐代探索出了一套既综合又系统的政策措施,如建立侍丁制度,实施赐物、减免赋役等措施,严格规定养老的承担者,从政治身份、家庭生活、司法保护、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对老年人的权利予以特殊照顾,并将这些办法明确写入法律条文,从而有力确保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高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以说,唐代在解决养老问题上,既有其历史继承的因素,也有其政策独特的一面,其解决养老问题的方式、方法非常值得现代社会参考借鉴。本文着眼唐代孝文化和养老问题,从回顾唐代社会状况入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唐代孝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唐代“老”的年龄界定、养老礼和唐代的孝道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唐代的基本养老礼仪,进而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唐代的尊老政策、唐代养老的承担者、法律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问题及社会救助机构的主要作用。在尊老政策中,唐代主要制定了侍丁、赐物、赐官爵、赐几杖、减免赋役、医疗丧葬、减免刑律和天子慰问八项规定;养老的承担者主要是国家、家庭和邻里街坊,此外唐代还制定了对不孝之人的惩治办法,规定了致仕...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与“老”有关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唐代“老”的年龄界定
    第二节 相关养老礼仪
        一、养老礼
        二、乡饮酒礼
    第三节 唐代社会与孝道
第二章 唐代养老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唐代的尊老政策
        一、侍丁
        二、赐物
        三、赐官爵
        四、赐几杖
        五、减免赋役
        六、医疗丧葬
        七、刑律的减免
        八、天子慰问
    第二节 唐代养老的承担者
        一、国家
        二、家庭
        三、邻里
    第三节 法律保障老人的利益
        一、法律能够惩治不孝
        二、法律可以保障老人的经济利益
        三、法律禁止分家
    第四节 唐代官员的致仕
        一、致仕的标准
        二、致仕官员的待遇
        三、官员致仕后的生活
    第五节 社会救助机构
第三章 唐代养老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王朝统治
    二、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地位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政策[J]. 盛会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唐代的社会保障事务论略[J]. 宋立.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1)
[3]唐代的孝道观及其对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J]. 梅良勇,徐佳希.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0(04)
[4]从尊老养老文化内涵的变化看我国调整制定老龄政策基本原则的必要性[J]. 姚远,范西莹.  人口与发展. 2009(02)
[5]试论唐代的“孝治”[J]. 季庆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6]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其对农村养老的启示[J]. 苏保忠,张正河,林万龙.  当代经济. 2008(11)
[7]唐代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J]. 李福定,司家龙.  安康学院学报. 2008(03)
[8]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尊老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 李岩.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8(05)
[9]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J]. 刘兴云.  史学月刊. 2007(08)
[10]唐代孝行为初探——皇族之孝[J]. 王燕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硕士论文
[1]宋代优老养老政策述论[D]. 马雪.湘潭大学 2008
[2]周代养老制度研究[D]. 苏勇.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8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