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江南运河世界形象的塑造与生成——基于近代域外游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22:18
  晚清及民国前期,大批域外人士访华,受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这些"游历中国"的外国人多有大运河的旅行经历,特别是行经水网密布的江南地区时,大运河往往是必经之路。他们围绕运河的书写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中国农业文明的运作核心、生态文明工程的典范、独特的运河文化系统。这些域外书写为大运河世界形象的建构提供了他者视角和全球眼光。域外游记所传播的各种运河故事、运河信息、运河知识亦呈现了一幅中西方相识相知、对话交流的历史侧影,从而推动了世界对大运河的认识与了解。 

【文章来源】:档案与建设.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怎样的天才杰作:“基建狂魔”的历史源头
三、独特的漕运系统:农业文明的运作核心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工程的典范
五、生活在运河之上:独特的运河文化系统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运河工程精神探析[J]. 连冬花.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4)
[2]京杭大运河文化形象的跨域书写与解读[J]. 李刚.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05)
[3]积淀与记忆:古代西方旅行家书写大运河[J]. 王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4]西风过眼水长东——1949年之前欧美人士眼中的京杭大运河苏州段[J]. 孙宗广.  学理论. 2015(06)
[5]清代漕运兴废与江苏运河城镇经济的发展[J]. 叶美兰,张可辉.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9)
[6]江苏运河水环境与水文化问题的对策研究[J]. 潘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7]伟大的生态文明工程——对中国大运河遗址的再认识[J]. 毛锋,聂跃平,陈述彭.  地球信息科学. 2008(04)
[8]江南文化与江南生活方式[J]. 刘士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9]作为汉学研究的西方中国游记[J]. 钱林森.  国际汉学. 2007(01)
[10]生活方式与地理环境[J]. 杨桂华.  社会科学辑刊. 1987(02)

硕士论文
[1]基于延续湖上原居民生活方式的船屋设计[D]. 杨帆.湖北工业大学 2017
[2]江南运河研究(1912-1937)[D]. 江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1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91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