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济南市刘家庄遗址唐代墓葬发掘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23 17:06
  刘家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古城区西北约1公里的城中村—刘家庄村,是一处商代晚期和唐至明清时期的遗址。2010年6月-2011年2月,为配合该区域的棚户改造工程,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共发掘唐代墓葬9座,出土随葬器物45件(组)。其中以陶罐和瓷碗为主;其他器物有瓶、壶、钵、罐等瓷器,钵、三足炉等三彩器,镜、带具等铜器,犁、剪等铁器。这批器物具有典型唐代特征,初步分析墓葬时代为唐代早期至盛唐时期,为山东地区唐代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瓷器和三彩器等相关研究增加了一批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济南市刘家庄遗址唐代墓葬发掘报告


济南市刘家庄遗址位置图

剖面图,剖面图,口径,彩釉


陶罐1件(M6:3)。泥质灰陶。整体较瘦高,直口,短折沿,圆唇,沿面一周凹槽,矮束颈,溜肩,斜腹近直,大平底。肩部双系残。口径15、最大径27.2、底径14.4、高28、壁厚0.8-1厘米(图三:5、图四)。三彩钵1件(M6:2)。淡红胎,外壁竖条状施黄、绿、褐三彩釉,釉不及底。敛口、方唇,鼓肩,斜弧腹,平底内凹。口径11.6、最大径19、底径6、高12.4、壁厚0.4-0.6厘米(图三:1、图五)。

口径,壁厚,瓷瓶,橄榄


瓷碗2件。M6:4,黄白胎,酱釉。外釉至腹中部,内部满釉,内底3个支钉痕。敞口,圆唇,斜腹略弧,饼足内凹、外侧削棱一周。口径10.3、底径4.8、高4.2、壁厚0.4厘米(图三:3、图六)。M6:6,黄白胎,淡青釉。外釉至腹中部,内部基本满釉,内底5个支钉痕(外周3、中心2)。敞口,圆唇,口外侧一周凹槽,斜腹微弧,饼足内凹、外侧削棱一周。口径14、底径6.4、高5.8、壁厚0.55厘米(图三:4、图七)。瓷瓶1件(M6:5)。白胎,白釉,外釉至腹中下部。近盘口,圆唇,矮束颈,溜肩,深弧腹近橄榄形,饼足略外撇。口径6、腹径10、底径5.2、高13.4厘米(图三:2、图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三彩三足炉精品鉴赏[J]. 王蔚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1(10)
[2]河南巩义市黄冶窑址发掘简报[J]. 孙新民,刘兰华,赵志文,郭木森,薄毛旦,赵军领,田建峰,张金选,沈亮,周雨,刘丽,郭民卿,赵志文.  华夏考古. 2007(04)
[3]济南隋代吕道贵兄弟墓[J]. 李铭,郭俊峰.  文物. 2005(01)
[4]河北鸡泽县唐代墓葬发掘简报[J]. 乔登云.  文物春秋. 2004(06)
[5]邯郸城区唐代墓群发掘简报[J]. 乔登云,张凤英,王永军.  文物春秋. 2004(06)
[6]郑州地区发现的几座唐墓[J]. 周军,郝红星,于宏伟.  文物. 1995(05)
[7]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J]. 徐殿魁.  考古学报. 1994(03)
[8]山东枣庄中陈郝瓷窑址[J]. 刘凤君,宋百川,徐龙国,郑岩,冷艳燕.  考古学报. 1989(03)
[9]山东曲阜、泗水隋唐瓷窑址调查[J]. 宋百川,刘凤君.  考古. 1985(01)
[10]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古窑址试掘简报[J].   文物. 1978(06)

博士论文
[1]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D]. 高义夫.吉林大学 2019



本文编号:2995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995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