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7: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根据对典型陶器器型的分析可以将琉璃河墓葬分为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根据有无墓道、开口面积和体量,并参考青铜器的种类与数量,将墓葬分为四个等级;以京广铁路为界可以分为Ⅰ区和Ⅱ区两个墓区。墓向多向北,在340°360°之间的墓葬最多。六成的墓葬有熟土二层台,有二层台墓葬墓主的社会地位要高于无二层台墓葬的墓主。将近半数的墓葬有腰坑,腰坑的形状以长方形为主。腰坑与随葬陶簋有较强的相关性。自西周中后期开始,腰坑墓葬俗开始衰退。殉狗的头向多向南,与墓主的头向北正好相反。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棺椁的重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墓主的社会地位,但从琉璃河墓地的情况来看,西周时期的燕国还未形成严格的棺椁使用制度。一些大型及中型墓葬有陪葬车马坑。陶器组合以鬲、簋、罐为主,其次是鬲、罐组合。青铜器组合以礼器、兵器为主,或二者兼备或有其中之一。殷人尚酒,故Ⅰ区的青铜礼器以酒器为主;周人重食,故Ⅱ区的青铜礼器以食器为主。Ⅰ区的鼎簋组合尚不稳定,Ⅱ区的鼎簋组合比较稳定,但数量与比例关系无一定之规。这说明西周时期燕国尚未形成严格的鼎簋制度。随葬品主要放...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研究


袋足鬲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研究


弧裆鬲1.A型Ⅰ式(ⅠM26:1)2.A型Ⅱ式(ⅡM251:14)3.A型Ⅲ式(ⅡM401:5)4.B型Ⅰ式(ⅠM54:32)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研究


平裆鬲1.A型Ⅰ式(ⅠM22:1)2.A型Ⅱ式(97F13M5:5)3.A型Ⅲ式(LGM249:10)4.B型Ⅰ式(ⅠM54:3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马各庄春秋遗存探析[J]. 洪猛,杨明.  北方文物. 2020(02)
[2]安阳殷墟大司空村东南地2015-2016年发掘报告[J]. 岳洪彬,岳占伟.  考古学报. 2019(04)
[3]古代陵墓墓道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J]. 段清波,朱晨露.  考古与文物. 2019(05)
[4]略论北京昌平区白浮墓的族属问题[J]. 申红宝.  北方文物. 2019(02)
[5]周代前期用鼎制度新探[J]. 杨琳.  江汉考古. 2019(02)
[6]西周墓葬的陶簋与殷遗民——以琉璃河墓葬为主[J]. 冉宏林.  四川文物. 2019(01)
[7]商周时期车马坑与主墓方位及朝向关系研究[J]. 张潇静.  文物世界. 2019(01)
[8]琉璃河遗址西周燕国墓葬陶器置放方式初探[J]. 李楠.  北京文博文丛. 2017(04)
[9]晚商与西周时期墓道形制初识[J]. 种建荣,张天宇,雷兴山.  江汉考古. 2018(01)
[10]西周时期燕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历史原因探讨[J]. 周海峰.  邢台学院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D]. 包曙光.吉林大学 2014
[2]燕文化研究[D]. 周海峰.吉林大学 2011
[3]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D]. 蒋刚.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研究[D]. 张晓莉.河北大学 2019
[2]两周青铜列鼎墓葬研究[D]. 张家麟.山西大学 2019
[3]燕文化墓葬研究[D]. 杨笑妮.黑龙江大学 2018
[4]太行山东麓西周时期考古学遗存研究[D]. 豆海锋.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41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41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