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全辽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15:03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频繁,中国历史进入了多民族政权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关键时期,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朝代之一。辽代民族的构成多样而复杂,这些民族长期与中原汉民族融合。辽代学习并接受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发展本民族文化。辽代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既有民族融合又有战争冲突,客观上促进了辽代多民族文化融合,也推动了辽代诗人和辽诗的产生发展。全辽诗中记载有名有姓诗人60人,还有一些无名氏诗人。有姓名记载的诗人形成了契丹诗人和汉族诗人两大创作群体。其中契丹诗人多为帝王、后妃和皇室贵族。汉族诗人包括世俗诗人和僧道诗人。民族文化融合在全辽诗中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文化风俗和诗歌艺术三个方面。思想观念上受到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文化风俗上包括居住方式、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诗歌艺术上,辽诗语言通俗易懂、质朴豪放,体裁主要有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有直接抒情、典故、比兴等。
【文章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辽代民族融合研究
(二) 辽代文学研究
(三) 辽代诗歌研究
三、本选题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辽代的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 契丹族与辽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辽代民族构成
第三节 辽代的文化政策
第四节 辽代的民族融合
一、民族交融
二、战争冲突
第二章 全辽诗中的诗人概况
第一节 契丹诗人述略
第二节 汉族诗人述略
第三章 从全辽诗看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 全辽诗中的思想观念
一、全辽诗中的儒家思想
二、全辽诗中的佛道思想
第二节 全辽诗中的文化风俗
一、居住方式
二、饮食文化
三、服饰文化
第三节 全辽诗的诗歌艺术
一、诗歌语言
二、诗歌体裁
三、艺术手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代契丹人诗歌文学特色刍议[J]. 刘德刚,夏晨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01)
[2]辽诗中所见辽代东北契丹风俗与文化[J]. 何婷婷.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7)
[3]生机与汇流:民族文化交融中的辽金元诗歌[J]. 张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4]论辽代帝王后妃诗[J]. 田意可.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5]辽代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J]. 胡建次.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6]辽代契丹文文学发微[J]. 周惠泉. 文史知识. 2007(04)
[7]辽金文学的南北交融[J]. 杨春雁.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6)
[8]辽代诗学思想论衡[J]. 张晶.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北方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J]. 赵维江. 文史哲. 2005(01)
[10]辽代文学史料整理的回顾与思考[J]. 刘达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博士论文
[1]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D]. 赫兰国.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 蒋金玲.吉林大学 2010
[3]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汉文创作研究[D]. 尹晓琳.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辽金元唐诗文献学研究[D]. 贠晓娜.河南大学 2015
[2]辽代契丹人汉化问题研究[D]. 陈程程.辽宁大学 2014
[3]辽代文学地理探论[D]. 刘德浩.浙江师范大学 2013
[4]辽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 吴奕璇.沈阳师范大学 2012
[5]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D]. 张小丽.山西大学 2010
[6]辽代诗歌探论[D]. 姜馨丽.兰州大学 2008
[7]辽金女性作家及作品考论[D]. 王荣华.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4232
【文章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辽代民族融合研究
(二) 辽代文学研究
(三) 辽代诗歌研究
三、本选题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辽代的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 契丹族与辽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辽代民族构成
第三节 辽代的文化政策
第四节 辽代的民族融合
一、民族交融
二、战争冲突
第二章 全辽诗中的诗人概况
第一节 契丹诗人述略
第二节 汉族诗人述略
第三章 从全辽诗看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 全辽诗中的思想观念
一、全辽诗中的儒家思想
二、全辽诗中的佛道思想
第二节 全辽诗中的文化风俗
一、居住方式
二、饮食文化
三、服饰文化
第三节 全辽诗的诗歌艺术
一、诗歌语言
二、诗歌体裁
三、艺术手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代契丹人诗歌文学特色刍议[J]. 刘德刚,夏晨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01)
[2]辽诗中所见辽代东北契丹风俗与文化[J]. 何婷婷.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7)
[3]生机与汇流:民族文化交融中的辽金元诗歌[J]. 张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4]论辽代帝王后妃诗[J]. 田意可.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5]辽代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J]. 胡建次.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6]辽代契丹文文学发微[J]. 周惠泉. 文史知识. 2007(04)
[7]辽金文学的南北交融[J]. 杨春雁.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6)
[8]辽代诗学思想论衡[J]. 张晶.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北方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J]. 赵维江. 文史哲. 2005(01)
[10]辽代文学史料整理的回顾与思考[J]. 刘达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博士论文
[1]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D]. 赫兰国.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 蒋金玲.吉林大学 2010
[3]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汉文创作研究[D]. 尹晓琳.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辽金元唐诗文献学研究[D]. 贠晓娜.河南大学 2015
[2]辽代契丹人汉化问题研究[D]. 陈程程.辽宁大学 2014
[3]辽代文学地理探论[D]. 刘德浩.浙江师范大学 2013
[4]辽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 吴奕璇.沈阳师范大学 2012
[5]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D]. 张小丽.山西大学 2010
[6]辽代诗歌探论[D]. 姜馨丽.兰州大学 2008
[7]辽金女性作家及作品考论[D]. 王荣华.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4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8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