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核心问题与基本路径

发布时间:2021-06-08 13:39
  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表现在研究者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研究谁的、为谁而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研究者的立场主要有"国家"立场、"世界"立场以及"人"的立场三种。中国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其一,中国文明的形成、发展与特质;其二,多元、统一的中国之形成与发展;其三,中国的现代转型。中国历史研究者须"进入"并立足于现实的与学术的"中国田野",去开展中国历史研究;亦应充分使用多样、多元的历史资料,梳理多样、多元的历史叙述,从而形成多样、多元的中国历史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8,(03)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年“中国”叙说和构拟的若干问题[J]. 楼劲.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1)
[2]从“冲击—反应论”到“中国中心观”的历史转变——《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述评[J]. 王俊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10(12)
[3]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J]. 刘曙光.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12)
[4]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J]. 万斌,王学川.  学术论坛. 2007(11)
[5]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论纲[J]. 徐梦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6)
[6]关于历史认识论的几点思考[J]. 张耕华.  历史研究. 1995(04)
[7]当代历史认识论的反省与重建[J]. 赵吉惠.  历史研究. 1993(04)
[8]试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兼评西方史学思想的两种倾向[J]. 张耕华.  探索与争鸣. 1992(03)
[9]主体性及其在认识、实践和社会历史中的表现[J]. 刘福森.  哲学动态. 1991(09)
[10]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J]. 黄枬森.  哲学动态. 1991(02)



本文编号:321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1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