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中国”的构建:司马迁《史记》的“中国”观
发布时间:2021-06-13 03:17
司马迁《史记》所使用的"中国"一词,虽然有指称"一国之中心"、"中原"、"华夏汉族"和"文化"等涵义,但主要的还是用来指称国家政权。书中称夏、商、周国家政权为"中国",包括夏、商、周国家政权控制的各族人;虽然也称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为"中国",但后来所称"中国"则包括楚国,并出现秦国以"中国"自居的现象;称秦汉为"中国"则包括秦汉国家政权管辖的各族人。书中所使用的"中国"一词,还用来指称"九州"和"十二州",将"中国"与"九州"、"十二州"、"天下"、"五服"、四海之内联系起来,也不是用"中国"单独指称华夏和汉族。书中不仅将华夏汉族说成是"炎黄子孙",还将少数民族说成是"炎黄子孙",构建了范围更大的多民族"中国"。这种多民族"中国"的构建,既是司马迁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对中国多民族凝聚为"中国"的历史总结,也与儒家的"天下观"和"大一统观"密切关联,更与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大一统时期强调"大一统"的现实需要分不开,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司马迁《史记》“中国”一词的主要涵义
(一)称夏、商、周以及历代中原王朝或历代华夏汉族王朝为“中国”
(二)从中原各国为“中国”到“夷狄进而为中国”
(三)称秦始皇统一后的秦朝为“中国”
(四)称西汉为“中国”
二、九州、十二州与多民族“中国”的构建
三、“炎黄子孙”与多民族“中国”的构建
(一)华夏汉族都是炎黄子孙
(二)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
1.将秦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2.将楚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3.将吴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4.将越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5.将蜀人和西南夷说成是炎黄子孙
6.将匈奴说成是炎黄子孙
7.古朝鲜也是炎黄子孙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论辩[J]. 赵永春.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3)
本文编号:3226880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司马迁《史记》“中国”一词的主要涵义
(一)称夏、商、周以及历代中原王朝或历代华夏汉族王朝为“中国”
(二)从中原各国为“中国”到“夷狄进而为中国”
(三)称秦始皇统一后的秦朝为“中国”
(四)称西汉为“中国”
二、九州、十二州与多民族“中国”的构建
三、“炎黄子孙”与多民族“中国”的构建
(一)华夏汉族都是炎黄子孙
(二)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
1.将秦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2.将楚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3.将吴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4.将越人说成是炎黄子孙
5.将蜀人和西南夷说成是炎黄子孙
6.将匈奴说成是炎黄子孙
7.古朝鲜也是炎黄子孙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论辩[J]. 赵永春.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3)
本文编号:3226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2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