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究竟该如何反思“现代中国学术”?——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周年而作

发布时间:2021-06-17 11:41
  西潮东渐以来,中国学术思想遭遇了急剧的范式变迁与转型。学术范式的转型,从表层看,即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转型;从深层看,则意味着世界观念的转变、历史观念的变迁、文化整合机制的变革和表意范式的新变。通常来讲,这两个层面交互发生,共同演变。然而,由于普遍缺乏对后一个层面的问题的敏感,使得当代学界对现代中国学术的反思,就大都停留在极为浅表的层面。如是,试图通过对现代中国学术史的反省,以找到现代中国学术持续变革的正确之道,并重建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话语体系,就必将沦为泡影。为此,有必要通过究竟什么是"现代中国学术"这一基本问题的反思,重新彰显学术史变迁的表层和深层问题的复杂关联,以促进当代中国学界对现代中国学术史的重估自觉。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现代中国学术史反思的多重面向与多歧走向
二、“学术”观念的论争及其自明性缺失
三、从学术史的内部敞现“学术”的本来属性
四、学术史反思的双重视野与“现代中国学术”的另类图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何以可能?——基于当代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的反思[J]. 戴登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8)
[2]漫长的革命:西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J]. 朱国华.  天津社会科学. 2014(03)
[3]亟须反思的学术史反思[J]. 戴登云.  中国图书评论. 2013(04)
[4]现代中国的学术精神与学科规训——以顾颉刚、陈寅恪为论述中心[J]. 戴登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
[5]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J]. 葛兆光.  贵州文史丛刊. 2012(01)
[6]作为跨语际书写的西学研究——当代中国的西学研究与思想自觉[J]. 戴登云.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2)
[7]王国维“学无中西古今”论的理论困境及其思想史意义[J]. 戴登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2)
[8]现代中国学术的价值诉求及其内在境:——从王国维到顾颉刚[J]. 戴登云.  中文自学指导. 2007(02)
[9]关于文化体用问题[J]. 方克立.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4)
[10]学术分科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学术典范的内在缺失——学术史反思札记之二[J]. 戴登云.  中文自学指导. 2006(04)



本文编号:3235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235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