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唐代末期长沙窑外销瓷的贸易特征——以“黑石号”出水瓷器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9 20:58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次瓷器外销的高峰,分别是唐末至五代时期,南宋至元代,以及明末清初。由于陆路运输的局限性以及西域地区复杂的历史政治环境,我国古代陶瓷的对外销售主要是通过民间自发的海上贸易来进行的。官方主导的瓷器出口仅作为一种外交礼节式的赏赉或单纯的朝贡贸易。直到长沙窑外销瓷的出现,使我国海上陶瓷贸易真正实现了商业化。以黑石号打捞瓷器为切入点,探寻长沙窑外销瓷的贸易模式特征,将会为唐代末期外销瓷的研究提供全新的历史佐证和实物资料。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18(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唐代末期长沙窑外销瓷的贸易特征——以“黑石号”出水瓷器为例


青釉褐绿彩题记碗

季风,赤道,信风


信风,又称为贸易风(trade wind),指的是低空区域在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盛行的季风。每年秋冬之际,太阳直射点南移,受北极圈和蒙古高压影响,冷空气从北向南扩散,赤道附近的暖气流被迫抬升,两股势力相僵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温和的东北风。而到了次年春天,太阳直射点北移,来自赤道附近的暖气流向北吹拂,又形成西南季风。信风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几乎以对称的形态存在(图2[3]),1月份左右的时候,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同一纬度区间风向不变,风速稳定,通常为3~4级,中心风力可达5级,年年如此,从未失约,故称为“信风”。从长沙窑外销瓷海运航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位于东北信风带范围之内,正是由于依靠这种风向固定、风速稳定的信风,海上贸易才得以在低成本、高安全的环境中延续发展下去。船员们每年下半年出发,然后到达目的地之后进行货物销售和采购,等到天气变暖之后,再回航,往返不到一年。帆船要想远航,离了风不行;船员要想生存,没了补给不可。因此,船只航行时不能离岸过远,需要不时停靠在中转地区进行补给。“黑石号”沉船虽然未能完成贸易,但其沉没地点表明印度尼西亚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印证了古籍中关于大唐和室利佛逝之间贸易往来的记载。船只驶向的目的地是阿拉伯帝国,在9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其繁荣的盛景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欧洲各国,当时仅有中国的唐朝可与之媲美[4]。

莲花


高温釉下彩绘作为长沙窑最具特色的装饰技法,兼具写意和写实性。工匠以含铜的彩料在化妆土上绘制褐绿彩、红彩图案或书写文字,其外再施透明釉或青釉。由于彩料中铁杂质含量较多,使得烧成之后的图案部分会产生嵌入釉面的铁结晶,类似的效果也出现在了700多年以后的明代官窑青花瓷上。永、宣时期的青花瓷采用进口钴料,成分特征为高铁低锰;钴料所绘之处也有一种深入胎骨的效果而形成一种近似“划花”的工艺风格,学界称之为“吃胎”[9]。长沙窑彩绘图案包括莲花纹(图3[10])、葡萄文、飞鸟纹(图4[10]40)以及一种最先源自印度教,后来被佛教徒奉为神灵的“摩羯鱼”纹,还有来自红海的狮子鱼纹饰和许多抽象的几何形纹饰。图4 带有飞鸟纹的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瓷文化范式的不可通约性[J]. 李胜疆,黄胜辉.  陶瓷研究. 2019(06)
[2]明代官窑不同时期青花钴料的演变和特征分析[J]. 薛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7)
[3]从长沙窑外销瓷看唐宋之际陶瓷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J]. 张倩.  中国港口. 2017(S1)
[4]浅议长沙窑外销瓷的历史文化价值[J]. 黄凡.  科技信息. 2011(14)
[5]永恒的黑石号 黑石号沉船打捞长沙窑珍瓷[J]. 杜文.  收藏. 2010(02)

硕士论文
[1]长沙窑陶瓷艺术中的伊斯兰因素研究[D]. 郑晋.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97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597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