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陵墓礼遇到道教圣地特权——唐代“禁刍牧樵采”的礼制与权威变迁

发布时间:2022-02-24 23:36
  禁刍牧樵采是唐代统治者给予某些地处野外的圣地的礼制优待。此制度肇始于太宗时期对先贤陵墓的礼遇,故与唐代的"先代帝王"(陵)等国家祭祀产生长期联系;在高宗到玄宗时期,获得此礼遇的对象不断扩大。尤其是"灵山仙迹""升仙之处"的加入,使原本仅属官方仪典的制度产生对宗教区域特权的实际划分功能。唐后期拥有"圣地"的道教团体,即希望利用此国家规定的礼遇,获得对本地域的专属特权,其中以茅山的案例最为典型。此礼制优待的变迁过程及在国家和道教界层面的不同关切,揭示出唐代礼制规定在现实实施中的复杂层次和复合面相。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初唐禁樵牧的展开
二、高宗到玄宗时期禁樵牧对象的拓展
三、唐后期道教对禁樵牧礼遇的希冀
四、结论



本文编号:364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4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