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玉与“君子”的养成
发布时间:2022-08-08 16:04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形成较为完备的礼乐政治制度。玉器与周代礼制结合,广泛用于祭祀、燕飨、乐射等大型礼乐政治活动,故可谓之“礼玉”。君子是周代贵族阶层的杰出代表,自幼接受严格的、专门的礼乐教化,并且承担着治国、平成天下的政治使命。他们既是礼乐文化的受益者,也是礼乐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玉器肩负着“正人心”的使命,礼玉将权力秩序投射到君子的心灵结构中。君子以玉言情,礼玉融于心灵,是室家、宗族间情感的润滑剂。君子佩玉展现出的气度与风范是其精神世界向外投射的显现,成就完整的君子人格是一个心灵进化、精神成长的过程。在礼玉精神的引领下,君子知乐、成德、贵玉,在燕飨间展现温和雍容的艺术修养,在庙堂上为政以德,礼玉不仅是等级的象征,更是周代贵族中正威严的政治人格的象征。君子的理性精神也在玉德的教化、淘洗中成长,“君子”是对他们人格气度的全面褒奖。“礼玉时代”已经远去,礼玉制度亦不复存在,但古已有之的“崇玉情结”始终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君子人格也为今人指明了精神世界的方向。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周代礼玉研究现状
二、“礼玉”与“君子”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玉官与周代礼玉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玉入典章,设官分职
第二节 “六器”与“六瑞”
第二章 玉言情与君子情感境界的提升
第一节 以玉献祭,祗敬神鬼——部族文明的崇玉情结
一、吉礼: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二、凶礼:敛葬用玉,企求不朽
第二节 以玉为信,情意坚贞——礼乐圆融的人伦温情
一、赐玉:“赐尔介圭,以作尔宝”
二、赠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第三章 玉象德与君子人格气度的塑造
第一节 玉振德音与君子的艺术修养
一、玉磬、玉钺与周代礼乐艺术表演
二、君子知乐:“行步有环佩之声”
第二节 玉以藏德与君子的政治品格
一、“王”德:“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二、君子成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三节 玉德教化与君子的理性精神
一、礼崩乐坏与诸子崇玉尚玉
二、君子贵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71810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周代礼玉研究现状
二、“礼玉”与“君子”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玉官与周代礼玉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玉入典章,设官分职
第二节 “六器”与“六瑞”
第二章 玉言情与君子情感境界的提升
第一节 以玉献祭,祗敬神鬼——部族文明的崇玉情结
一、吉礼: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二、凶礼:敛葬用玉,企求不朽
第二节 以玉为信,情意坚贞——礼乐圆融的人伦温情
一、赐玉:“赐尔介圭,以作尔宝”
二、赠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第三章 玉象德与君子人格气度的塑造
第一节 玉振德音与君子的艺术修养
一、玉磬、玉钺与周代礼乐艺术表演
二、君子知乐:“行步有环佩之声”
第二节 玉以藏德与君子的政治品格
一、“王”德:“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二、君子成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三节 玉德教化与君子的理性精神
一、礼崩乐坏与诸子崇玉尚玉
二、君子贵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71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7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