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元代西北诸“二十四城”释疑——从巩昌二十四城谈起

发布时间:2022-10-10 19:08
  元代巩昌二十四城,并非实指,而是一个统称或习称。这一称呼的形成可能有两个源头:其一,从史学结合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巩昌二十四城之外,还有唐兀惕二十四城(京兆等处二十四城)、火州"贰拾肆个城子"、(脱思麻)二十四城的用法,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阔端王位下和安西王忙哥剌位下、畏兀儿亦都护位下、西平王奥鲁赤位下。"二十四城"相当于一个首领代表的完整的地方政治集团,用"二十四城"指称某王位下或封地,是草原文化传统,其渊源可上溯至匈奴时代的"二十四长"制。其二,从陕西地方史的角度考察,巩昌二十四城之称或许是特殊时期由宋金陕西五路之地习称"二十四州军"变异而来。两个源头可能共同作用形成了巩昌二十四城的说法。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讨论巩昌二十四城引出的问题
二、元代西北诸“二十四城”探析
    (一)唐兀惕二十四城
    (二)火州二十四城
    (三)脱思麻二十四城
三、匈奴“二十四长”制的启示
四、陕西“二十四城”习称梳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吐鲁番诸城古回鹘语称谓[J]. 松井太,杨富学,陈爱峰.  吐鲁番学研究. 2017(01)
[2]元巩昌汪总帅府二十四城考[J]. 李治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3]匈奴政权中“二十四长”和“四角”、“六角”探析[J]. 李春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6(02)
[4]试论元朝对畏兀儿地区的军政管理形式及变化[J]. 田卫疆.  民族研究. 2002(06)
[5]《贤者喜宴》(■)译注(三)[J].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01)



本文编号:3690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90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