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1 11:38
  有明一代,北方蒙古诸部始终是明王朝的重大边患,对明王朝的政治、军事、社会等各方面均造成极大影响。为了防范北方瓦剌与鞑靼等蒙古部落的侵扰,明政府极为重视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在其漫长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山西北部的大同以及内外三关防线是重中之重,是拱卫京师安全的门户。明代后期农民起义蜂起,太行井陉的固关、内三关成为防范农民军进入京畿地区的战略屏障,晋西南、晋中地区的战略地位又凸显出来。总之,有明一代山西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这种重要性在相关战争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些战争的结局又对明王朝的历史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论文从山西地理环境与军事地理价值、山西军事布局、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山西军事战略地位演变等几个方面对明代山西军事地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以期揭示明代山西军事战略的地理环境基础以及这一时段山西地理环境对其境内战争活动的综合影响。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


太行八陉图(底图来源网络,经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张治波修改)

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


军都陉地理图,资料来源⑤

明代山西军事地理研究


飞狐陉黑石岭关隘(底图来自Google地图,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以白银为中心的初步考察[J]. 万明.  古代文明. 2018(03)
[2]居庸叠翠军都陉 太行八陉军都陉地理志考[J]. 张世涛,韩刚,张博.  军事历史. 2018(02)
[3]飞狐道与汉代军事交通[J]. 曾磊.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02)
[4]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J]. 赵世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明代麓川问题的形成、解决及其影响[J]. 罗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6]试析播州之役对明朝的影响[J]. 赵曜,傅伟,何伟.  文教资料. 2016(19)
[7]浅析明代宁武关的军事职能[J]. 贺琦.  新西部(理论版). 2015(06)
[8]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边防御体系[J]. 翟禹.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9]汉初韩信略定山西河北古战场遗址及进军路线考[J]. 李爱军.  军事历史研究. 2012(03)
[10]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J]. 宿小妹,李三谋.  古今农业. 2008(04)

博士论文
[1]明清时期晋东南堡寨聚落地理研究[D]. 郝文军.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明清山西交通地理研究[D]. 张宪功.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D]. 刘珊珊.天津大学 2011
[4]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 贾文丽.首都师范大学 2011
[5]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 李严.天津大学 2007
[6]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D]. 赵现海.东北师范大学 2005
[7]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 穆渭生.陕西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北宋河东路军事地理研究[D]. 刘宇瑞.山西大学 2017
[2]两汉三国时期汉中军事地理研究[D]. 王瀚尧.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北宋河东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D]. 马巍.西北大学 2017
[4]明代偏头关军事防御[D]. 李霈.天津师范大学 2017
[5]唐末五代河东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 朱一帆.云南大学 2015
[6]明长城山西镇防御性军事聚落研究[D]. 赵紫薇.天津大学 2012
[7]明长城大同镇军事聚落整体性研究[D]. 王力.天津大学 2012
[8]明代山西三关地区防卫区划的形成与演变[D]. 靳林.复旦大学 2010
[9]明代山西行都司设置军事地理研究[D]. 张鹏.中央民族大学 2010
[10]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D]. 白利权.郑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95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695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