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热闹性消解与元明清杂剧舞台场景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11-26 15:33
  具有世俗性、大众化审美特征的热闹,无疑是元杂剧最显著的舞台特征之一,突出表现为谐谑性热闹与武打动作排场表演。明代文人一方面承袭了元人对热闹的追求,使得皇家雍容热闹气象以及徐渭式的冷峻热闹不减元人;另一方面,文人剧整体上还是不可避免地流露出热闹消解的态势。清代纯正文人剧表现出与世俗舞台的彻底剥离,尤其关目排场的淡化、脚色意识的消泯,使得民俗热闹性彻底冰消瓦解。于是在由"闹场"衍化为"闹心"过程中,杂剧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退。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杂剧热闹性的蕴涵与元杂剧之舞台表现
二、“闹场”的逐渐弱化与杂剧题材场景之嬗变
三、热闹趣向的消解与明清杂剧“闹心”之形态



本文编号:386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86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