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书撰写艺术中的自注法——以《史记》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07 01:49
自注法是中国史学著作中一种独特的注释方法,在现存史书中自注与正文不加区分。自注产生的时间较早,在《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即已存在。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大量使用自注法。《史记》中的自注类型多样,包括原有材料本身的自注、司马迁对原材料的注解以及司马迁撰写新史料的自注。《史记》中的自注有的对正文意义进行解释、阐发与补充,有的表达一种是非评价与价值判断,还有的建立一种叙述结构,并且自注是《史记》全书达到"互见"的工具。从整部《史记》来看,《太史公自序》是全书的自注。《史记》中自注与正文融合在一起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为后世史书撰写提供了成熟的范本。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史书中的自注法
(一) 自注与子注的辨析
(二) 史书自注产生时间较早
(三) 自注与正文呈混同状态
二、《史记》自注的类型分析
(一) 原有材料本身的自注
(二) 司马迁对原材料的注解
(三) 司马迁撰写新史料的自注
三、《史记》自注法的作用
(一) 自注是正文意义的解释、阐发与补充
(二) 自注表达一种是非评价与价值判断
(三) 自注法建立一种叙述结构
(四) 自注是《史记》全书达到“互见”的工具
四、总结
(一)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全书的自注
(二) 自注法在《史记》中得到成熟运用
本文编号:39212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史书中的自注法
(一) 自注与子注的辨析
(二) 史书自注产生时间较早
(三) 自注与正文呈混同状态
二、《史记》自注的类型分析
(一) 原有材料本身的自注
(二) 司马迁对原材料的注解
(三) 司马迁撰写新史料的自注
三、《史记》自注法的作用
(一) 自注是正文意义的解释、阐发与补充
(二) 自注表达一种是非评价与价值判断
(三) 自注法建立一种叙述结构
(四) 自注是《史记》全书达到“互见”的工具
四、总结
(一)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全书的自注
(二) 自注法在《史记》中得到成熟运用
本文编号:3921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92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