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元代赵派书家群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0 19:20
  本文以“元代赵派书家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赵派书家群成员的划分及特征形式来探析,并结合赵派书家群的作品风格来探讨赵派书家群的成就及影响。在第一章中进行了赵派书家群的范围界定以及形成这个群体的成因,本文通过主客观因素来对群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在肯定了赵孟頫本人提出的“复古”思想的先进性及他在元代广泛的政治影响力外还从元代的社会经济、思想政治、文学艺术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究;第二章主要对范围界定下的成员们根据与赵孟頫的关系进行分类;第三章对这个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这里主要从地域文化、共同心理和复古书学思想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探究这个群体的成就及影响。赵派书家群的成员众多,作品数量可观,通过作品图片的对比可从笔法上分析出赵派书家群受赵孟頫书法的影响,通过史料及题跋的相关文字记载,可以看出赵派书家群在书学思想上对赵孟頫书学观的承继。赵派书家群的影响甚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明清的书法学习提供了参考意义。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赵孟頫跋神龙本《兰亭序》这幅作品作于元贞元年六月十二日,用笔轻灵娴熟,落笔俊秀,飘飘欲仙

图1-1赵孟頫跋神龙本《兰亭序》这幅作品作于元贞元年六月十二日,用笔轻灵娴熟,落笔俊秀,飘飘欲仙

无不仿学。”绘画上,主调,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作品题跋,由今人整理的《松现了其“崇魏晋,尚古韵”的不局限,结交面很广,从公此朋友众多。他经常和朋友,他身居高位,不仅书画造地位,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化上风行的较宽松的文化政较多,有楷书《玄妙观重修》、《四体千字文》等;有帖》等。绘画作....


图2-1《秋深帖》,元,管道升书,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

图2-1《秋深帖》,元,管道升书,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

图2-1《秋深帖》,元,管道升书,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右图《致中锋和尚尺牍》堪为道升的行书代表之作,凡3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计513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用笔、结字、款式与赵孟頫晚年所书与中锋和上书相似。现就上面两幅作....


图2-2管道升《致中锋和尚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2管道升《致中锋和尚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3是不仅仅是年九月十六氏专意模仿赵氏书法之言。如: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此卷虽系小景,深记一时之兴云。”①不能已。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即久,跋第29页出版社,2006年,第165~166页图2-2管道升《致中锋和尚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3《衡唐帖》页,元,赵麟书,纸本,纵28.2cm,横25.2cm,行书

图2-3《衡唐帖》页,元,赵麟书,纸本,纵28.2cm,横25.2cm,行书

元,赵麟书,纸本,纵28.2cm,横25.2cm,行书。故作《衡唐帖》,全文70余字,手札风格舒朗中,一眼看去,乃承赵字之韵。从单字看,姿态,从视觉上看有一种中和之美,而单字字“今”而言,撇捺的空间分布较开,字势衔接,早字末笔竖画的收笔明显取法于赵孟圆,但是字架偏方,圆中....



本文编号:4032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032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