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本文关键词:“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史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日常生活方式和特定的物质承载着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是我们与古人及古代世界产生联系的纽带,也是构建古代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一认识,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学术研究;古代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史研究;明清社会;民族文化交流;
【分类号】:K207-2
【正文快照】: 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史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日常生活方式和特定的物质承载着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是我们与古人及古代世界产生联系的纽带,也是构建古代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一认识,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2期
2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12期
3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12期
4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12期
5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12期
6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12期
7 陈奕玲;;《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举办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10期
8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总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12期
9 陈奕玲;;《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会议纪要[J];中国史研究;2009年04期
10 刘洪波;;《中国史研究动态》创刊三十年座谈会发言[J];中国史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葭森健介;;门阀“贵族”支配及“清”的理念[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张太原;;从人民生活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成功经验——以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为例[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金希教;;韩国的中国观及其保守的历史[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4 佐藤文俊;李小林;;深切悼念山根幸夫先生[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梅;小林一美的中国史研究五十年[N];文汇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孙妙凝;《剑桥中国史》何以“两头重,中间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何玉红;中国史研究的意义不限于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伊沛霞(Patricia Ebrey)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姚平 翻译;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趋向[N];文汇报;2013年
5 陆扬;鲁惟一谈早期中国史的编撰[N];东方早报;2013年
6 侯旭东;近年美国中国史研究管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乔新华;近五十年来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两次转向[N];光明日报;2004年
8 鲁涛 湖南理工学院;当代美国的近代中国史研究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侯旭东;美国中国史研究动向[N];学习时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褚国飞;美国中国史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中国史研究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1年
2 王颖慧;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D];北华大学;2008年
3 张欣颖;美国Prentice Hall 2007年版《世界历史》教科书中国史内容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0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