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降宁国府基层区划演变及其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17-07-20 16:13
本文关键词:明清以降宁国府基层区划演变及其社会治理
【摘要】:传统社会的基层区划之演变及其分化,乃是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政策相结合的产物。宁国府基层区划的演变,与各县的地理环境与人文传统差异息息相关。太平县的虚图,是皖南商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宣城县、南陵县的团制,是发轫于平原圩区的基层设置;寄庄作为区域经济交流的一个侧面,折射出南部山区商业资本流向北部圩区的社会现象。探析基层区划的演变及其治理,有助于理解宁国府社会变迁的本质,并可为皖南区域的社会比较提供参照。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基层区划 地域比较 团制 寄庄 虚图 皖南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以来徽州会馆文献整理与研究”(14ZDB03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皖南传统商帮的转型与衰落研究(1912-1956)”(15CZS053)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作为传统社会基层制度的都图里甲体系,在政府推行下发展为明清时期重要的社会控制模式。这一体系发轫并成熟于江南地区,当朝廷将之推广至全国时,势必要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于是呈现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有鉴于明清基层行政区划具有地域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且相关文献比较零散,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鹏;;“正疆界”与“遵版籍”——对万历丈量背景下嘉兴争田的再考察[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04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大成;;明代的寄庄[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本文编号:568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6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