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问题与辨析:新文化运动再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11 16:29

  本文关键词:问题与辨析:新文化运动再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启蒙意义 文化特性 十年 民族复兴 文化研究所 文明的碎片 研究传统 封建专制主义 现代学科 陈卫平


【摘要】:正编者按:新文化运动标志着科学与民主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与启蒙意义。但在近二十年的某些所谓"反思"当中,其开辟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方向的形象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颠覆。今年恰逢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为正本清源,本刊约请相关学者以笔谈的形式,对近二十年来的某些"反
【关键词】启蒙意义;文化特性;十年;民族复兴;文化研究所;文明的碎片;研究传统;封建专制主义;现代学科;陈卫平;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编者按:新文化运动标志着科学与民主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与启蒙意义。但在近二十年的某些所谓“反思”当中,其开辟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方向的形象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颠覆。今年恰逢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为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干;一篇失败的作品——读《空地回忆》[J];阅读与写作;2005年11期

2 陈爱生;秦菊波;;从“以公克私”到个体“私”意识的萌动——宋明公私观念的人文启蒙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3 王育济;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J];中州学刊;1994年01期

4 肖永明;明清之际人性自私说的启蒙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张光芒;理性的与诗意的——重读《人啊,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育济;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J];中国哲学史;1994年03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657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57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