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礼俗教化权利的分享与边界——以清前期士绅赵执信《礼俗权衡》为例
本文关键词:地方礼俗教化权利的分享与边界——以清前期士绅赵执信《礼俗权衡》为例
【摘要】:在清康熙年间的鲁中山区,作为国家代表的地方官以"六谕""上谕十六条"为依据积极推行乡约。与此同时,士绅阶层在其家乡的建设活动更为频繁,而且有将礼仪在乡间闾里进行推广的趋势。士绅阶层一方面受礼仪的教化,了解官方的话语;另一方面,除去士大夫的身份,他们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熟知本乡的风土人情。因此,他们对礼俗的讨论,并非只停留在国家礼仪制度层面,而是多从本地乡里的实际风俗出发。国家和地方士绅在基层社会的礼俗教化,存在着权利的分享和边界。二者有所重叠,但彼此又存在着微妙的距离。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礼俗教化 地方士绅 清前期 边界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在明清史研究当中,学者历来重视士绅这一阶层,并将其视为探讨明清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有学者梳理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与士绅有关的研究成果,认为东、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取向经历了从“士绅论”到“乡绅论”再到“地方精英”的过程。1尽管每一阶段的论述侧重点和定义各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铀;宋群豹;;齐文化与赵执信[J];管子学刊;2008年01期
2 焦宝;;新时期以来赵执信研究述评[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3 陈汝洁;;赵执信与王qP交游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3年01期
4 徐植农;赵执信与仲是保[J];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5 黄攋;;赵执信未刊奿稿[J];山东文学;1962年06期
6 徐植农;丹丁;;千秋知己——赵执信与仲f0保[J];山东文学;1987年10期
7 宋群豹;;“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赵执信其人、其诗、其书透视[J];兰台世界;2011年05期
8 陈汝洁;;赵执信与李孚青交游述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1年02期
9 陈汝洁;;讷斋抄本《秋谷诗集》所存赵执信未刊诗辑按[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曾楚楠;;赵执信重书昌黎庙碑考略[J];汕头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平 刘萍;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N];联合日报;2008年
2 李志鹏;从赵执信书“韩愈诗小楷立轴”谈起[N];中国文物报;2010年
3 乔聚文 张娟;偶因一曲《长生殿》 漫赏山水蕴华章[N];中国旅游报;2001年
4 马传政 张军;博山古民居[N];联合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武莉;赵执信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乐;赵执信与查慎行诗歌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3 于志强;赵执信诗歌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亚男;赵执信诗歌理论及其成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德强;清初山左诗坛与赵执信[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丁玉;齐文化视野下的清代淄博作家群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0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6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