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川陕地区乡兵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1:31
本文关键词:南宋川陕地区乡兵问题研究
【摘要】:川陕地区乡兵的兴起是政治、军事、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乡兵的名目繁多,规模不等,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但总体上发展迅速,在川陕战区的兵力构成中比重较大。义士和土丁是川陕地区乡兵的主体,其中又以义士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川陕地区乡兵一方面受宋金和战关系的影响而颇有起伏;一方面又因为宋廷有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控制的政治需求而不断发展。考察川陕地区乡兵的征募、组织结构、教阅训练、待遇情况等,可知随着川陕地区乡兵的不断发展,乡兵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步制度化、正规化。川陕地区乡兵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是国家正规军的辅助军事力量,承担协助正军抗敌作战及防范少数民族变乱的主要职责,在军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南宋时期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乡兵逃亡与叛乱现象,影响社会安定,并且削弱乡兵的军事实力。即便如此,川陕地区乡兵的积极影响仍然不容忽视,不仅强化了南宋朝廷在川陕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加强了南宋朝廷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推动了宋朝乡兵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并且为后世乡兵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关键词】:南宋 川陕 乡兵 乡兵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E291;K24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第一章 南宋川陕地区乡兵的兴起背景13-25
- 第一节 南宋以前乡兵的发展概况13-16
- 一、宋代以前的乡兵13-14
- 二、北宋时期的乡兵14-16
- 第二节 南宋川陕地区乡兵的兴起16-23
- 一、川陕地区乡兵兴起的时代背景16-18
- 二、川陕地区乡兵兴起的原因18-21
- 三、南宋君臣对川陕地区乡兵的态度21-23
- 小结23-25
- 第二章 川陕地区乡兵发展概述25-36
- 第一节 川陕地区乡兵的构成与规模25-31
- 一、川陕地区乡兵的种类25-29
- 二、川陕地区乡兵的数量29-31
- 第二节 川陕地区乡兵的发展阶段31-34
- 一、宋高宗时期31-32
- 二、宋孝宗时期32-33
- 三、南宋中后期33-34
- 小结34-36
- 第三章 川陕地区乡兵的日常管理36-46
- 第一节 川陕地区乡兵的管理制度36-41
- 一、乡兵的征募36-37
- 二、组织结构37-39
- 三、教阅训练39-41
- 第二节 川陕地区乡兵的待遇41-45
- 一、待遇构成41-42
- 二、待遇水平42-44
- 三、军费来源44-45
- 小结45-46
- 第四章 川陕地区乡兵的职责与作用46-57
- 第一节 川陕地区乡兵的职责46-50
- 一、乡兵与正兵的关系46-48
- 二、川陕地区乡兵的职责48-50
- 第二节 川陕地区乡兵的作用50-55
- 一、川陕地区乡兵的军事作用50-52
- 二、川陕地区乡兵的逃亡52-54
- 三、对川陕地区乡兵的评价54-55
- 小结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3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鑫;;北宋时期的夔州路义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强文学;;北宋中后期保甲乡兵的兴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汪廷奎;宋代广南东路的军队[J];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4 何玉红;;整体防御视野下南宋川陕战区的战略地位[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03期
5 强文学;;北宋乡兵述论[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1期
6 强文学;;北宋乡兵征募制度探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强文学;;北宋乡兵的编制、教阅制度[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J];历史研究;1996年04期
9 汪天顺;;北宋陕西路沿边的弓箭手组织[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0 强文学;;北宋中后期乡兵地位的上升[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籍勇;宋代士兵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琼;南宋禁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1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6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