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文化史研究再出发——1978-2000年的中国文化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3:01

  本文关键词:文化史研究再出发——1978-2000年的中国文化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史 学术史 思想解放 文化传统 现代性


【摘要】:2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从学科史的角度看,从80年代初开始,在梁漱溟、蔡尚思等一批著名学者的倡导和组织下,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相继创办起来,学术会议不断召开,从而积极推动了文化史研究的开展。到90年代末,学界已形成颇具规模的学术队伍,先后出版了约20种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丛书、200余部以"文化史"冠名的综合性著作,文化史研究呈现出兴盛的局面。就研究取向言,文化史研究与中国的道路选择、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思潮紧密相关。大体说来,80年代批判和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声音高一些,90年代认同和肯定中国文化传统的声音多一些。继往开来,回顾和总结这20年的学术史,意在推动当下的文化史学科建设。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文化史 学术史 思想解放 文化传统 现代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史学与中国形象的重构”(项目号:13JJD77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史研究,作为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引人瞩目。但时间最是无情物,近年来,不少身与其事的学者渐渐老去,从而使得梳理和研究那段学术史变得紧迫起来。而且,与当下如火如荼的文化史研究相比,关于文化史学科史的总结则较为落后。因此,回顾和研究20世纪最后二十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维铮;中国文化史的过去和现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刚;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1979-1999)[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平;建国五十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学术界;2002年06期

3 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1期

4 李平;20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述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昭军;;复兴之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史研究[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孟德楷;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逯成武;高中传统文化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明娟;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D];南京大学;2012年

3 张毅;六十年来的中国文化史通史编纂研究(1949-2009)[D];扬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昭军;文化研究与文化史研究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从文化史到社会文化史[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傅璇琮;漫谈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材料建设[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02期

4 万绳楠;对文化史研究的思考[J];文史哲;1993年03期

5 刘志琴;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年05期

6 吕凤棠;文化热点中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力作──《两宋文化史研究》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杨齐福;20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周积明,谢宝耿;文化史研究:以点带面转换视域——周积明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2年08期

9 何晏,魏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化史研究概述[J];桂海论丛;2004年S2期

10 张欣;评《中国文化论坛》[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玉河;;2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任道斌;;间野潜龙《明代文化史研究》简介[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3 李长莉;;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社会文化史”回顾与展望[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李长莉;;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社会文化史”回顾与展望[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万绳楠;;对文化史研究的思考[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周均平;;审美文化史研究的当代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张昭军;;复兴之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化史研究[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8 王国平;;谢本书云南文化史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9 杨华;;论闻一多的中国文化史研究[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10 高增德;;时代呼唤“晋学”或“晋文化学”——兼评《三晋古文化源流》[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仲民;文化史研究的系谱和反思[N];东方早报;2010年

2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任放;开创文化史研究的新范式[N];北京日报;2014年

3 吕绍刚;寻找文化史上的“失踪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危兆盖;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N];光明日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张炜;文化史何以出“新”[N];团结报;2010年

6 张国旺;喜见元代文化史研究结硕果[N];光明日报;2010年

7 彭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新史学:整体历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杨峰;中国新文化史研究进展及特点[N];光明日报;2013年

9 王建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纵观近代新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耿雪 曾江;“新文化史”给我国史学研究带来了什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先兴;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根;论卡罗·金兹堡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冰;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丁敏;林·亨特新文化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安凡;从茶道看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虎;从吉安县永和镇地方文献看士人群体与社区文化的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0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10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