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论汉代的加官与皇权

发布时间:2017-08-26 04:35

  本文关键词:论汉代的加官与皇权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加官 皇权


【摘要】:加官是指在本官之外所加的另一官职,表示拥有特殊的权力、执行特殊的任务或以示荣宠。加官源于秦代,汉武帝设立中外朝以后成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汉代的加官主要有侍中、中常侍、给事中、诸吏、诸曹、散骑、给事黄门七种,七种加官负有不同的任务,总体来说都是皇帝亲信、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心腹近臣,有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和为皇帝出谋划策等任务。加官的选拔和任用由皇帝决定,担任加官的多是皇帝信任、宠幸之人,如外戚、佞幸、功臣子弟等。加官者的本官多是光禄勋、光禄大夫、卫尉、中郎将等与皇帝关系密切并且负责议政的顾问官。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加官的选拔也有一定的条件,需要有良好的品行和丰富的学识。七种加官地位、作用以及与皇帝关系的亲近程度不同,加官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和转迁。加官制度是专制皇权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加强皇权,巩固封建统治。加官制度与皇权政治关系密切,对专制皇权产生积极或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当皇权政治稳固,皇帝英明睿智时,加官制度可以发挥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然而在皇权政治虚弱,皇帝昏庸无能时,权臣和佞幸则利用身为加官,接近皇权的便利,挟持皇帝,窃取皇权,此时加官制度就沦为他们专擅朝政的工具,反而起到了削弱皇权的负面作用。加官制度发挥作用与否与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能力与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官制度作为一项制度上的创新为后世历代所沿袭,对后世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官制度是一项皇帝利用近臣辅政的制度,开近臣执政之先河,唐代的翰林学士、明代的内阁及清代的军机处可以说都是受到汉代加官制度的影响,也是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必然产物。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加官制度设立的背景,加官制度是汉武帝出于加强皇权的政治需要设立的。第二部分对加官制度进行概述,对七种加官的起源、本官身份和具体职责、加官的选拔途径和条件、加官的组合和转迁情况以及加官的政治活动空间进行论述。第三部分通过论述加官与皇帝、外戚、宦官三者的关系来阐释加官与皇权的关系。第四部分从积极、消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方面论述加官对皇权的影响。
【关键词】:汉代 加官 皇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一、绪论9-16
  • (一)选题意义9
  •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9-14
  • (三)加官概念的界定14-15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5-16
  • 二、加官设置的背景16-25
  • (一)汉武帝即位之初皇权面临的挑战16-21
  • 1.内外地方势力的发展16-19
  • 2.君权和相权的矛盾19-21
  • (二)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21-25
  • 1.选拔应对侍从21-23
  • 2.组建中朝23-25
  • 三、加官制度概述25-57
  • (一)加官的起源与发展25-32
  • 1.侍中25-27
  • 2.中常侍与散骑27-29
  • 3.给事中与给事黄门29-30
  • 4.诸吏与诸曹30-32
  • (二)加官的身份及职掌32-48
  • 1.侍中的身份与职掌32-36
  • 2.中常侍的身份与职掌36-39
  • 3.给事中的身份及职掌39-41
  • 4.诸吏的身份与职掌41-44
  • 5.左右曹的身份与职掌44-45
  • 6.散骑的身份与职掌45-46
  • 7.给事黄门的身份与职掌46-48
  • (三) 加官的选任及转迁48-54
  • 1.加官选任的途径48-49
  • 2.加官选任的条件49-51
  • 3.加官的组合情况51-53
  • 4.加官的转迁情况53-54
  • (四)加官的政治活动空间54-57
  • 四、皇权体制下的加官57-66
  • (一)加官与皇帝的关系57-60
  • (二)加官与外戚的关系60-63
  • (三)加官与宦官的关系63-66
  • 五、加官对皇权的影响66-74
  • (一)加官对皇权的积极影响66-69
  • 1.维护皇权、完善皇权体制66-67
  • 2.参与朝政、影响皇帝决策67-68
  • 3.拾遗补缺、稳定皇权统治68-69
  • (二)加官对皇权的消极影响69-72
  • 1.专擅朝政、独揽大权69-70
  • 2.结交诸侯,滥用权力70-71
  • 3.谋害皇帝,,诬陷大臣71-72
  • (三)加官制度对后世政治的影响72-74
  • 六、结语74-75
  • 附表 《汉书》所载西汉历朝加官表75-85
  • 参考文献85-90
  • 后记90-9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略论魏晋侍中[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李浩;;东汉侍中探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杨明照;;说文懫通人说e7[J];考古;1937年01期

4 徐杰令;;两汉侍中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5 孙键;;西汉侍中述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禹平;韩雪松;;曹魏侍中与三省制[J];史学集刊;2009年05期

7 丁福林;;命运坎坷的一代才士萧子显(下)[J];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02期

8 李丽;敦煌本《往五台山行记》中的“王侍中”及其有关问题考[J];敦煌学辑刊;2000年01期

9 杨玉萍;;浅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加官对中枢决策的影响——以曹魏侍中为例[J];丝绸之路;2012年20期

10 刘泽君;;“冠军”的由来[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付纯;两汉侍中探讨[D];吉林大学;2014年

2 李雅雯;论汉代的加官与皇权[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温巧珍;两汉侍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董劭伟;三国西晋加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39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39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