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时期的战争动员
发布时间:2017-08-30 14:29
本文关键词:两周时期的战争动员
【摘要】:本文以传世文献以及当代学者著作为基础,探究两周时期战争动员的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中国早期战争动员的诞生与早期发展历程。首先,按照时间轴的顺序,依次论述两周时期各个阶段的战争动员大体状况,具体划分各种动员活动的类型,可分为王权架构与军事体制、武装力量动员、经济动员、精神动员以及后勤装备动员,并积极探索出该阶段战争动员出现如此特点的各种深层次原因:如制约武装力量动员的人口、户籍制度、征兵制度以及军事组织制度等,制约经济动员的土地开垦、农业发展以及财政收入与财政制度等,从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来比较分析动员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原因。紧接着,又在同一时间阶段内对于不同地域的各个政权的战争动员活动进行差异化的比较与分析,总结出不同地域之间动员活动差异的特点,以及探索出现差异化的深层次原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有关两周时期战争动员情况的传世文献与前人著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已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这些成果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两周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概况,为本文总体做一个铺垫,两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列国之间却不断进行着残酷激烈的战争,促使各国政府都不断进行各种改革以增强战争能力。第二部分则以时间为轴心,把两周时期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详细分析了各种动员活动,以及背后制约它的各种社会因素。西周时期,军事活动发展还很不充分,尚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战争动员活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定义为“初始型动员”。春秋时代大国争霸,军队数量上升,战争次数增多,战役规模变大,战争动员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初始型动员逐步朝着消耗性动员发展,战争动员初步定型。战国时代也可以被称作“全民战争时期”,战争规模的迅速升级促使各诸侯国不断进行内政改革,革新军制,推动了战争动员的空前发展,国家的战争动员活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消耗性动员。第三部分则按照地域差异,把不同地区的政权在战争动员活动方面的差异详细分析出来,并总结出出现地区差异的原因。春秋时霸主全部出自边缘鄙陋之国,表明边缘国家在战争动员方面更具有优势。战国时秦国兼有易守难攻的地缘优势和关中巴蜀两大粮仓,战争动员的优势压倒东方六国,为其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关键词】:战争动员 两周 武装力量 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两周战争动员的历史背景与概况11-13
- 二、两周战争动员的历史发展13-34
- (一)西周时代的战争动员13-19
- 1.王权架构与军事体制13-14
- 2.武装力量动员14-16
- 3.经济动员16-18
- 4.精神动员18-19
- 5.装备和后勤动员19
- (二) 春秋时期的战争动员19-26
- 1.王权架构19-20
- 2.武装力量动员20-23
- 3.经济动员23-25
- 4.精神动员25
- 5.装备和后勤动员25-26
- (三)战国时期的战争动员26-34
- 1.王权架构27
- 2.武装力量动员27-30
- 3.经济动员30-33
- 4.精神动员33-34
- 5.装备和后勤动员34
- 三、从空间上看各国战争动员之不同34-39
- (一)春秋时期各国战争动员的不同34-35
- (二)战国时期各国战争动员之不同35-39
- 1.得天独厚之秦35-36
- 2.以商立国之齐36-37
- 3.南方大国楚37
- 4.四面突围之三晋37-38
- 5.北地偏荒之燕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东平;吴宏强;;从“卧薪尝胆”看越国战争动员建设[J];国防;2007年12期
2 李淑芳;;战国时期的户籍制度[J];价值工程;2010年29期
3 李淑芳;;西周不存在户籍制度[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4 李淑芳;;春秋时出现户籍制度的萌芽——书社[J];兰台世界;2011年01期
5 陈朝云;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及评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魏天安,葛金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J];中州学刊;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晁福林 王坤鹏;[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759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5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