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简析“白马乌牛”盟的刑牲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3 10:26

  本文关键词:简析“白马乌牛”盟的刑牲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契丹 辽文化 “白马乌牛”盟 天地


【摘要】:"白马乌牛"盟从契丹到清初一直是在社会动荡、政治力量不稳固、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权建立联盟、祭祀天地、缔结盟誓时的一种习俗。杀白马乌牛是为了警示同盟者,诅咒背叛盟誓的行为,如背叛盟誓将与白马乌牛一般死去。同时,刑白马乌牛又是对神的一种献祭,作为回报期望得到神的庇佑。盟誓让人们看到遵循和违背誓言的两种美好与残酷的结果,只为保障联盟者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契丹 辽文化 “白马乌牛”盟 天地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承继关系又相互影响,并在某些侧面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可以说任何民族都无法避免这个趋势。“白马乌牛”盟是一种特殊的祭祀天地立誓结盟的礼仪。关于它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史记·匈奴列传》,到了清初这种盟誓方式又频频出现,它是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路;李德山;;汉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岳鹏举;;明代宦官新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郭文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学探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5年01期

4 谢美生,王华之;王实甫居家定州考析(六则)[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刘莉亚;论元代矿产品的流通政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王素美;理势与文势的交融 运动与力的表现——论刘因山水诗的创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茂华;刘冬青;;虞集《刘垓神道碑》考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朱勇;;刑讯的历史原因及本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崔志博;卢矜;;《诗集传名物钞》对《诗经集传》的增益补缺之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姜锡东;;宋代真理学的构件和后世的取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邹明军;《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7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慧智;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铜镜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常雯婕;文化交流、融合进程中民族服饰的流变[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4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784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