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冠服体系的发展演变及意义探析
本文关键词:汉代冠服体系的发展演变及意义探析
【摘要】:西汉初期,来自楚、赵、齐等地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冠服进入了官方冠服体系,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文化多元性。随着经学影响的日益深入,东汉儒生群体开始运用礼学经典对冠服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还利用当时有着普遍信仰基础的五行灾异学说来帮助其完成礼仪服制系统的建构,体现了礼学经典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作用。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汉代冠服 儒生群体 礼学经典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XWO45)
【分类号】:TS941.12;K234
【正文快照】: *?一、西汉冠服体系中的地域特色卢云先生在《汉晋文化地理》一书中,将西汉文化发达的区域总结为5个:齐鲁周宋地区、河北西部地区、三辅地区、蜀郡周围地区、淮南吴越地区[1]498-526。但是,“西汉时代受先秦学术传统的影响,文化的区域性仍相当明显,这种状况到西汉后期已经逐渐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齐勇;;礼学与现代生活及文明对话[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齐勇;;礼学与现代生活及文明对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宵兰;;传统礼学思想的天人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5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守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应多关注礼学的现代价值[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2 李淑敏;礼学:人生的财富[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车效梅 山西师范大学;礼学、礼制的变与不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宗桂;诸子礼学的取向和指归[N];光明日报;2009年
5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赵满海;经学的没落与礼学研究的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唐红丽;《中华礼藏》首期整理完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焦徽;曾国藩的礼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张有智;儒家礼学与传统文化[N];山西日报;2011年
9 郭齐勇;礼学的现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乐胜奎;六朝礼学的繁荣及其原因[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KIM YONGCHEL(金容彻);清朝与朝鲜朝时期礼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邹远志;经典与社会的互动:两晋礼学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家琪;颜真卿的思想与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冯琦;朴世采礼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杰;寒冈郑逑的礼学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孙远;汪}1礼学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16年
5 李盼盼;荀子礼学思想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6 秦兆吉;东晋礼学复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黄辉;略论先秦礼学的三次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盖志芳;民国礼学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艳;蓝田吕氏礼学思想及乡村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江燕;《礼记》中的礼学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8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2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