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视野下的《竹书纪年》辨析
发布时间:2017-09-13 15:25
本文关键词:史学史视野下的《竹书纪年》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竹书纪年》 史学史 编年体 历史观念 伪书
【摘要】:战国时期的魏国改革起步较早,意识形态领域虽杂取儒家文化、法家政治和兵家军事思想且颇有成效,但各派思想既冲突又有交互影响,使魏国一时成为政治、文化各种矛盾的焦点。这是《竹书纪年》产生于魏国的社会背景。从史学史角度考察,《竹书纪年》是在晋、魏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追溯西周、商、夏乃至远古,然后按时代顺序排纂的编年体史籍,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说,是迄今发现最早完成历史体系构建的、通贯各时代的史书。有些学者将此书夏代之前编年不能完整的内容作为附录,甚至将之分为《纪年》《纪令应》和《杂事》三类,这是错误的,因为战国时期的史籍不可能具有这种甄别内容、分类记载的认识水平。有些学者认为明代出现的《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更是颠倒是非,因为对于《今本竹书纪年》的辨伪,已经形成无法撼动的成体系的证据链。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竹书纪年》 史学史 编年体 历史观念 伪书
【分类号】:K03
【正文快照】: 《竹书纪年》是中国上古极其特殊的史籍,其编纂成书的过程鲜有人知,其后埋藏地下、久而复出,而后又再次佚失。今有辑佚之本来源于各种古籍的片断征引,称之“古本”,虽史料价值颇高,但内容零碎、结构支离,文献状态已然远离原书。另有来历模糊、疑窦颇多的“今本”,至明代流行,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e,
本文编号:844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4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