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三国《礼记》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5:09
本文关键词:两汉三国《礼记》学研究
【摘要】:《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包含有礼学文献的资料汇编。两汉三国时期,是《礼记》成书并开始流传的时期,也是《礼记》学的开端和第一兴盛时期。西汉时期是《礼记》的独立成书和《礼记》学的开端。历代学者对《礼记》的编纂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礼记》是由戴圣所编纂,有的学者认为《礼记》不是由戴圣编纂。综合考察各种观点《礼记》应当是由西汉时期的礼学家戴圣所编纂。西汉时期,是《礼记》的成书时期。可以基本确定,戴圣是《礼记》的编纂者。《礼记》的成书,标志着《礼记》学史的开始。自《礼记》经戴圣编纂成书之后,后世研究者日渐增多。在《礼记》传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本子。到东汉时期,马融和卢植曾为之作注。郑玄总结了两汉的古文经学的研究成果,融汇今古文经,从而缔构成其三礼学体系。自从郑玄为《礼记》作注之后,《礼记》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从而大行于世。郑玄注《礼记》是《礼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礼记》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自郑玄开始,《礼记》与《仪礼》、《周礼》鼎足而三,蔚为显学,合称三礼。东汉时期,《礼记》学研究成果丰硕,除了马融、卢植和郑玄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比如桥仁、高诱、荀爽、景鸾、蔡邕以及宋均等学者研究《礼记》并为之作注。此时期的《礼记》学传承通过经师讲授,弟子相传的师法传授方式为《礼记》学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东汉《礼记》学传承过程中产生了《礼记》学的阐释方式与说经文体。东汉《礼记》学的说经文体有注、传、解诂、章句等。这些注解以解说经文为主,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来源。曹魏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家王肃著述颇丰,曾遍注群经,考察史籍,王肃经学著述多达30余种。在中国经学史上,王肃是除郑玄以外经学著述最多的经学家之一。王肃曾注《礼记》。王肃的《礼记注》博采众家之长,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至此,学术上形成了郑、王学之争。当时许多学者研究《礼记》,或宗郑学,或宗王学。除王肃之外,三国时期治《礼记》学的学者有马照、许慈、文立、李婽、严uo、荀贺以及王化等。在曹魏时期郑玄和王肃的《礼记》学都被列于学官,设立博士。至此《礼记》正式成为官方认可的儒家经典。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也将《礼记》列于学官。两汉三国时期,有大量的学者对《礼记》进行研究和注解。该时期的《礼记》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礼记 汉魏 博士 郑玄 王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92.9;K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9-10
- 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2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目标12
- 第一章 西汉时期的《礼记》学12-23
- 第一节 古文“记”的发现和流传14-15
- 第二节 《礼记》的编纂成书15-19
- 第三节 大、小戴《礼记》的关系19-21
- 本章小结21-23
- 第二章 东汉时期的《礼记》学23-38
- 第一节 马融及其《礼记》学23-26
- 一、马融生平23-24
- 二、马融的《礼记》学著作24
- 三、马融的《礼记》学特色与成就24-26
- 第二节 卢植及其《礼记》学26-31
- 一、卢植生平26
- 二、卢植的《礼记》学著作26-29
- 三、卢植《礼记》学的成就29-31
- 第三节 郑玄及其《礼记》学31-36
- 一、郑玄生平31-32
- 二、郑玄的《礼记》学著作32-33
- 三、郑玄《礼记注》的学术特点与成就33-36
- 第四节 东汉时期其他《礼记》学家及其著述36-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三国时期的《礼记》学38-46
- 第一节 王肃的《礼记》学38-43
- 一、王肃生平及其学术渊源38-39
- 二、王肃、郑玄《礼记》学比较39-43
- 第二节 其他《礼记》学著作及学者43-45
-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礼记》学博士的设立46-51
- 第一节 两汉《礼》学博士的设立46-47
- 第二节 《礼记》学博士47-50
-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两汉三国《礼记》学发展的总结51-55
- 附录 汉魏《礼记》学术编年55-63
- 主要参考文献63-66
- 后记66
本文编号:857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5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