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论宋代浙江省丽水地区的市镇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17 12:28

  本文关键词:论宋代浙江省丽水地区的市镇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两浙路 处州 市镇 龙泉


【摘要】:宋代是古代城市发展的转折期,特别是草市的兴起,为之后市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草市在全国全面兴起,处州也不例外;至南宋,随着宋室南迁,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处州草市数量明显增加,一些草市升格为市镇。并且,在同一时期,处州龙泉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使处州市镇带有明显的陶瓷手工业色彩。因此,本文主要运用归纳法、历史学的相关方法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参考、整理相关的史料,对宋代处州的市镇从数量和分布上进行梳理,并且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宋代处州市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处州的市镇的特点进行5点归纳:1.市镇数量少;2.市镇分布不平衡;3.市镇升格降格频繁;4.市镇多集中于水陆交通要道;5.受国家政策影响程度高。并且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南宋期间的优越社会环境和龙泉青瓷的商品化发展促使处州的市镇得到比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历朝代更迭和青瓷产业衰落的打击,加上自身客观地理环境的制约,丽水地区的市镇迅速衰落。说明丽水地区的市镇是比较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探究其市镇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以国家政策为代表的人文因素为主。
【关键词】:宋代 两浙路 处州 市镇 龙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8
  • Abstract8-13
  • 1 绪论13-2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综述14-20
  • 1.2.1 宋代市镇研究进展15-19
  • 1.2.2 国外研究成果回顾19-20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20-22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研究思路20-21
  • 1.3.3 论文框架21-22
  • 1.4 研究方法22-23
  • 1.5 资料说明23-25
  • 1.5.1 资料来源23
  • 1.5.2 资料处理23-25
  • 2 市镇概念的界定25-29
  • 2.1 市镇的功能和类型26-27
  • 2.2 市镇的名称和结构27-29
  • 3 区域环境背景29-36
  • 3.1 宋代浙西南市镇发展概述29-31
  • 3.2 宋代处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交通条件31-36
  • 3.2.1 自然环境31-33
  • 3.2.2 社会环境33-36
  • 4 宋代处州市镇的形成和发展36-44
  • 4.1 市镇的形成36-39
  • 4.2 市镇的发展39-44
  • 5 宋代处州市镇发展的特点及原因44-54
  • 5.1 市镇发展的特点44-50
  • 5.1.1 市镇数量少45-46
  • 5.1.2 市镇分布不平衡46-48
  • 5.1.3 市镇升格降格频繁48
  • 5.1.4 市镇多集中于水陆交通要道48-50
  • 5.1.5 受国家政策影响程度高50
  • 5.2 宋代处州市镇发展的原因50-54
  • 5.2.1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50
  • 5.2.2 赋税结构和来源的调整50-51
  • 5.2.3 政治环境的提升51
  • 5.2.4 陶瓷手工业的发展51-54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54-57
  • 6.1 研究结论54-55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3
  • 附录63-76
  • 附录1 处州府境总图及府城图63-65
  • 附录2 好溪东北渠图65-66
  • 附录3 处州府各县境全图66-73
  • 附录4 宋代浙江省各州府市镇73-76
  • 作者简介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兵;秦厚威;;浅谈南宋龙泉青瓷工艺成就[J];景德镇陶瓷;2006年02期

2 吕鸿;刘春燕;施佩佩;郑春波;雷蒋蕾;朱琳玲;黄京茜;;龙泉青瓷文化传承调查[J];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杨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漫谈龙泉青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年05期

4 杨吴伟;;龙泉青瓷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刘春燕;吕鸿;;龙泉青瓷文化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高功;;政府搭台 大师唱戏[J];收藏界;2009年05期

7 童静宜;;徐定昌:龙泉青瓷复兴 千年等一回[J];收藏界;2009年05期

8 刘法星;;浅谈龙泉青瓷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9 樊晓光;;龙泉青瓷——徐朝兴及其子女作品展[J];收藏界;2009年11期

10 鲁陶;;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遗”[J];山东陶瓷;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 周慧敏;龙泉青瓷宝剑业遭遇两难抉择[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张海萍;龙泉青瓷以节造市拓市场[N];市场报;2002年

3 李琳 孙成岩 通讯员  马飞平;龙泉青瓷生产有望节能降耗20%[N];丽水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建生 通讯员 姜爱华;龙泉青瓷“进军”联合国[N];丽水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洪波 鄢鸣 周华俊;第三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昨开幕[N];丽水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大彬 鄢鸣;龙泉青瓷跋涉在“申遗”路上[N];丽水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洪波 周华俊 鄢鸣;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N];丽水日报;2009年

8 记者 朱丽勇 周华俊 鄢鸣;龙泉青瓷“非遗”效应凸显[N];丽水日报;2009年

9 记者 程瑶;龙泉青瓷价格攀升[N];浙江日报;2009年

10 支镜清;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N];美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樱;南宋龙泉青瓷的审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年

2 黄琦;论宋代浙江省丽水地区的市镇发展[D];浙江大学;2016年

3 元丽莉;基于本土文化理念的龙泉青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王成武;龙泉青瓷发展现状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吴艳芳;明代景德镇仿龙泉青瓷与龙泉青瓷对比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6 彭勃;龙泉青瓷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邱晓新;基于技术史的龙泉青瓷发展思考[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孙雅斐;北方地区出土龙泉青瓷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米朝辉;浙江龙泉青瓷在室内陈设艺术中的历史研究与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阮磊;基于龙泉青瓷材料的桌面休闲用品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869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69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