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与道德:明代中后期江南秀才徐渭的治生选择
本文关键词:生计与道德:明代中后期江南秀才徐渭的治生选择
【摘要】:徐渭,终其一生最高科名仅为一生员,面临壅滞的科举之途和严峻的生存竞争,他已经八试不第,四十六岁时又因杀妻下狱而被革去生员身份,这对于抱持“学而优则仕”社会价值取向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科举入仕之途彻底被断,也就无法体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这让自负才华的他极为悲愤,科举失意成为其一生耿耿于怀的心结。而且在其困于场屋期间,除了在三十二岁时成为廪膳生员后可获得廪粮之外再无其他收入,生计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为徐渭等生员的治生活动拓展了空间,提供了一定的生存机遇。一介书生虽别无所长,所幸多年业于科举又浸润于驳杂的知识中,培养了一定的学识并习得了一些诗文书画的技艺,于是徐渭的治生活动主要是在本业的基础上展开。本文以徐渭为关注的主体,对明代中后期生员群体的治生选择做一个细致的考察,作为下层士人群体的生员,在制度、政局、经济、思想、社会等方面处于变迁中的明代中后期的大环境下,具体面临着怎样的生存困境,会做出怎样的取舍与妥协,选择何种治生方式,以及治生的效果如何等等,从而力图还原生员群体的真实的治生心态与生存状况。徐渭或是训蒙处馆、卖文为活,或是入幕为书记等等,他的治生方式在不断变换,有时交错进行,同时又兼顾着举业,其身份也随之在县学生员、教书先生、幕府书记、笔耕文人中转换。然而由于不善治生、个性狷狂等原因,期间虽不乏有自建住宅酬字堂这样生活自适的时候,却好景不长,总体来说,他的治生效果并不理想,晚年尤其是处于老病贫的潦倒境遇中,七十三岁时更是死于其所寄居的儿子徐枳入赘的岳父家。实际上,徐渭在治生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来自于治生本身所暗含的求利本质,这与中国传统士人安贫乐道的理想人格及其所遵守的重义轻利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冲突与碰撞,使得徐渭陷入了治生求存与安贫乐道的两难境地。这也是明代中后期士人普遍面临的治生难题,这一时期的社会虽然为他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生方式,但同时生员们大都处于相对贫困的生存状态中与此不无关系。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 秀才 徐渭 生计 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8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0-12
- 二、研究现状12-18
- (一) 明代士人群体研究12-14
- (二) 明代生员研究14-15
- (三) 徐渭研究15-18
-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18-26
- 一、工商繁荣与多元生计18-20
- 二、世俗生活与社风流变20-22
- 三、士风疲软与思想异动22-26
- 第二章 县学生员——进退两难的仕进之途26-38
- 一、学校与科举:生员身份的艰难获取与维持26-29
- 二、从“徐门之光”到“与科长别”29-38
- (一) 难科考:科举社会的困境30-35
- (二) 务博综:徐渭的“离经叛道”35-38
- 第三章 教书先生——安贫乐道的理想模式38-44
- 一、天地为林鸟一只:徐渭的处馆生涯38-40
- 二、舌耕不足以自给:授徒为生的困境40-44
- 第四章 幕府书记——经世化的游幕治生44-60
- 一、幕主与幕宾:各取所需44-48
- 二、职掌与优宠:徐渭的幕宾生涯48-53
- 三、生员入幕的依附性与脆弱性53-60
- 第五章 笔耕文人——商业化的游艺治生60-72
- 一、润笔现象与文化商品化60-64
- 二、鬻手以自给:名义上的业余文人64-72
- 第六章 江南生员的治生状况及其选择72-84
- 一、机遇与困境:生员治生的多样化与贫困化72-77
- 二、生计与道德:生员治生的困惑与妥协77-84
- 结论84-87
- 参考文献87-93
- 致谢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利;;应当全面评价胡宗宪[J];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2 周振明;;“大历史观”写照下的胡宗宪——读《胡宗宪传》有感[J];徽学;2013年00期
3 朱声敏;;权奸在内而大将立功于外——谈胡宗宪的正面评价问题[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4 赵广华;胡宗宪御倭活动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卞利,洪仁杰;入浙御倭前胡宗宪活动事迹考[J];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6 江志伟;;徽州名人胡宗宪与钓鱼岛[J];铁军;2012年11期
7 卞利;;“宝剑埋冤狱 忠魂绕白云”——明代靖海英雄胡宗宪[J];文史知识;1997年08期
8 王明辉;;徐渭与胡宗宪[J];文史知识;2003年11期
9 宋克夫;邵金金;;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编撰中的重要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王佩弦;;茅坤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考[J];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波;王瑾;;明朝政治家、军事家胡宗宪功过是非论辩[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玉良;胡宗宪故居[N];江淮时报;2005年
2 江志伟;胡宗宪与“钓鱼岛”[N];江淮时报;2012年
3 孔新 8653部队;动而胜人 必取于人[N];人民武警报;2011年
4 雪珥;王直之死[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张笑天;历史小说的虚与实[N];文艺报;2010年
6 周到;海瑞的月薪是高还是低[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志鹏;胡宗宪幕僚群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闫雪文;生计与道德:明代中后期江南秀才徐渭的治生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87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8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