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左传》、《战国策》看春秋到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10-02 16:27

  本文关键词:从《左传》、《战国策》看春秋到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左传》 《战国策》 春秋 战国 社会文化价值观 变迁


【摘要】:《左传》和《战国策》是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两本重要历史文献,《左传》以较原始和真实的资料相当全面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战国策》虽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史书”,但其中丰富的史料也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这两部巨著是现存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最为珍贵和重要的史料。从春秋到战国,伴随着社会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社会文化价值观体系经历了建构与解构的动态,其中许多思想文化事件在后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中都可以找到其不同程度影响的印迹。而《左传》、《战国策》两书对于春秋与战国社会现实的广泛而生动的记录,为我们考察这一时期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以《左传》、《战国策》作为主要研究文本,立足两书所记录的春秋战国历史事实,总结春秋到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描绘变迁的历史轨迹,梳理变迁的外部原因,探究变迁的内在机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一章对社会文化价值观进行了界定,说明了研究中所涉及问题的处理方法等,为后文的叙述作出理论支撑与补充;第二部分为变迁内容的总结和基本轨迹的描绘,包括第一、二、三章,选取了春秋到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变迁中的“从重义到重利的变迁”、“从尚信到尚计的变迁”、“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的变迁”这三个方面作为子论题,分别描绘了其变迁的基本轨迹,探究了价值观的时代内容,力图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方式,反映出春秋到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变迁的整体面貌。以第一章“从重义到重利的变迁”为例:首先,第一节从宏观视角描绘了春秋到战国从重“义”到重“利”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接着,第二、三节分别通过对《左传》、《战国策》所载史料的分析,阐述了春秋时期重“义”价值观和战国时期重“利”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所涵盖的时代内容,随后,基于价值观的多元化特征,第四节论述了春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利”观念,第五节则论述了战国时期“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留存状况和影响;第三部分揭示了变迁的原因及其作用机制,总结出导致社会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血缘宗法制的逐渐解体、政治秩序和格局的改变、社会主体士阶层的崛起、思想文化的解放和繁荣等五个方面,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因素作用于价值观变迁的机制: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了研究内容。
【关键词】:《左传》 《战国策》 春秋 战国 社会文化价值观 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25.04;K231.0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27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9-11
  • (一) 社会文化价值观9-10
  • (二) 春秋、战国10-11
  • 二、选题缘由和意义11-13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13-19
  • (一) 《左传》、《战国策》研究13-16
  • (二) 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研究16-19
  • 四、问题处理与说明19-25
  • (一) 以《左传》、《战国策》为研究文本的合理性19-22
  • (二) 作者主观思想倾向和作品客观认识意义的区分22-23
  • (三) 关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几点说明23-24
  • (四)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描绘变迁轨迹并探究价值观具体内容24-25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25-27
  • 第一章 从重义到重利的变迁27-69
  • 第一节 从重义到重利的变迁轨迹27-31
  • 第二节 春秋时期重“义”31-49
  • 一、春秋重“义”的表现31-33
  • 二、“义”的时代内容33-38
  • 三、“义”与“德”、“礼”、“利”、“信”等38-48
  • 四、小结48-49
  • 第三节 战国时期重“利”49-63
  • 一、战国重“利”的表现49-57
  • 二、“利”的时代内容57-62
  • 三、小结62-63
  • 第四节 春秋之“利”——公利63-65
  • 第五节 战国之“义”——义之名,名之利65-69
  • 第二章 从尚信到尚计的变迁69-102
  • 第一节 从尚信到尚计的变迁轨迹69-73
  • 第二节 春秋时期尚“信”73-87
  • 一、春秋对“信”的强调73-75
  • 二、“信”的时代内容75-83
  • 三、“信”与“忠”、“礼”、“言”83-86
  • 四、小结86-87
  • 第三节 战国时期尚“计”87-95
  • 一、战国对“计”的崇尚87-89
  • 二、战国对“计”的生产者——谋臣策士的崇尚89-91
  • 三、“计”的时代内容91-95
  • 四、小结95
  • 第四节 春秋时期“计”的萌芽95-98
  • 第五节 战国时期“信”的沦丧98-102
  • 第三章 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的变迁102-122
  • 第一节 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的变迁轨迹102-104
  • 第二节 春秋时期群体本位的价值观104-109
  • 一、为家之“孝”105-107
  • 二、为国之“忠”107-109
  • 第三节 战国时期个体本位的价值观109-116
  • 一、私利与私仇110-113
  • 二、不懈的进取精神113-115
  • 三、独立自由的精神115-116
  •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个体本位价值观116-119
  •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群体本位价值观119-122
  • 第四章 春秋到战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原因及作用机制122-131
  • 第一节 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122-124
  • 第二节 血缘宗法制的逐渐解体124-126
  • 第三节 政治秩序和格局的改变126-127
  • 第四节 社会主体士阶层的崛起127-129
  • 第五节 思想文化的解放和繁荣129-131
  • 结语131-132
  • 参考文献132-137
  • 致谢137


本文编号:960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60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