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清时期徽商与江南地区的善会善堂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9:20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徽商与江南地区的善会善堂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时期 徽商 江南地区 善会 善堂


【摘要】: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徽商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在江南地区众多的商业行业中,徽商大多占据着行业优势,尤其是盐业、米业、木业、典当业、丝业、布业等行业。通过行业优势,徽商在对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行业商捐中贡献良多。他们之所以会参与到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建设当中,大致是由社会因素、宗教伦理因素、现实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徽商在对善会、善堂资金的捐助方式上,多以行业商捐为主,并偶有个人捐助。其中的行业商捐成为这些善会、善堂日常运作的主要资金保障。因此,江南地区的许多善会、善堂,在建置之初,就以徽商行业势力的地理分布范围而作为选址参考。其结果就使这些善会、善堂因为徽商势力的兴盛而发展,也因为徽商势力的衰落而遭受曲折。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建设,不仅是他们对儒家道德价值观的践行,而且还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民间善举事业的发展,更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的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并对相关的学术史加以回顾,进而阐明选题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全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徽商在江南地区的行业经营状况。该章简述了徽商发展的几个阶段,大致有兴起、挫折、兴盛、衰落这么几个阶段特征,还概述了徽商在江南地区的几个主要行业的经营状况,主要行业有盐业、木业、米业、典当业、丝业、布业,徽商在其中都占据行业优势。第二章为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建设的原因。该章着重探讨了徽商为什么会参与到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建设当中,大致有四个因素:社会因素、宗教伦理因素、现实因素、政治因素。在社会因素当中,论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社会等级观念的变化让徽商有了和士人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竞争的心态,一个是徽商本身的自卑心理和对财富的焦虑心态让他们必须通过行善的方式来获得缓解;在宗教伦理因素中,论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关于散财行善可以积福积德的民间信仰促使商人行善,一个是徽商自身的儒家道德价值观促使他们通过行善去践行;在现实因素中,论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徽商为了经商事业需要通过善举尽快融入到当地社会中,一个是善堂捐款本身的“徭役性”逼迫;在政治因素中,论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明清恶劣的政治环境让士人阶层失去了“致君行道”的希望,一个是民间商人力量的壮大让他们看到了“觉民行道”的希望。第三章为徽商与江南地区的善会、善堂建设。通过对徽商参与江南地区育婴堂、清节堂、恤嫠集、“杭州善举联合体”等善会、善堂组织的举例论证,藉此证明徽商在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建设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为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建设的特点及其影响。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出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建设的特点和影响。特点有三个,第一个是徽商行业势力的分布影响着善会、善堂的分布;第二个是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发展是徽商行业力量和个人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第三个是徽商势力的兴衰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发展和曲折在趋势上大致吻合。影响也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推动了江南地区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二方面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第三方面是践行并弘扬了徽商的儒家道德价值观。第三部分为全文的结语部分,简单对文章作了一个小结。
【关键词】:明清时期 徽商 江南地区 善会 善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一、选题缘起10
  • 二、研究综述10-16
  • (一)明清时期善会、善堂的专题研究11-13
  • (二)明清时期善会、善堂的个案研究13-15
  • (三)明清时期善会、善堂的区域性研究15-16
  •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一章 徽商在江南地区的行业经营状况17-24
  • 一、盐业17-19
  • 二、米业19-20
  • 三、木业20-21
  • 四、典当业21-22
  • 五、布业、丝业22-24
  • 第二章 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建设的原因24-44
  • 一、社会因素24-30
  • (一)新的社会等级观:士人和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24-27
  • (二)社会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差异:徽商的自卑和焦虑情绪27-30
  • 二、宗教伦理因素30-35
  • (一)民间信仰的影响30-33
  •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33-35
  • 三、现实因素35-39
  • (一)融入江南社会的需要35-36
  • (二)善会、善堂捐赠的“徭役性”36-39
  • 四、政治因素39-44
  • (一)恶劣的政治环境39-41
  • (二)“行道”的抉择:“致君”与“觉民”41-44
  • 第三章 徽商与江南地区的善会、善堂建设44-53
  • 一、育婴堂44-47
  • 二、清节堂、恤嫠会47-49
  • 三、“杭州善举联合体”49-53
  • 第四章 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建设的特点及其影响53-59
  • 一、徽商参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建设的特点53-56
  • (一)影响着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分布和发展53-54
  • (二)行业力量与个人力量共同推动了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发展54-55
  • (三)徽商势力的兴衰与江南地区善会、善堂的发展和曲折大致吻合55-56
  • 二、徽商参与善会、善堂建设所带来的影响56-59
  • (一)推动了江南地区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56
  • (二)促进了江南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56-57
  • (三)践行并弘扬了徽商的儒家道德价值观57-59
  • 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维;《徽商》[J];中国摄影家;2003年10期

2 李勇;;明清绘画市场化与徽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则纲;徽商述略[J];江淮论坛;1982年01期

4 畅民;;建国以来徽商研究综述和前瞻[J];安徽史学;1986年05期

5 汪起发;;略论徽商的别号与宅名[J];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6 陈钧 ,任放;试论明清时期徽商的经济伦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7 方利山;徽商家庭浅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乔幽坤;;徽商文化与新徽商的崛起[J];华人世界;2007年12期

9 张晓婧;;论徽商文化与新徽商企业的成长[J];文教资料;2011年07期

10 刘琼;清代徽商与扬州文化[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茂泉;;徽商研究——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叶尚志;;漫说徽商[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3 王世华;;徽商精神与现代经济[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艳君;;明清徽商消费的多重性质及对现实的启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郭绪印;;上海潮商与上海徽商的比较研究[A];近代中国(第二十二辑)[C];2013年

6 刘中起;;徽商现象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启示[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7 夏仕应;;复兴徽商[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彩霞;;古徽商经营管理中的标准化[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朱增进;;从徽商精神看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安徽省徽商金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A];“创新模式、科学发展、汇聚共识、合作共赢”——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生产资料与商贸流通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挥徽商作用 谋求安徽崛起[N];安徽经济报;2005年

2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文海英 马顺生;记录徽商精英 解读财富人生[N];安徽经济报;2005年

3 鲍义来;徽商:从历史走向未来[N];安徽日报;2003年

4 余晓林 叶水茂;首届中国徽商大会开幕[N];安徽日报;2003年

5 访谈嘉宾:    省政协常委,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吴春梅    省政府研究室《决策》杂志社总编,,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副会长孙东海访谈记者:周宗涛;重振徽商雄风[N];安徽日报;2005年

6 黄文模 赵云旗 刘翠微 杨波;徽商兴衰之谜[N];中国财经报;2002年

7 本刊记者 周 净 李宗刚 张 博;让“徽商”文化重放光彩[N];经济日报;2002年

8 汪博天 侯丽华;徽商:未及清理的遗产[N];深圳商报;2003年

9 梁仁志;徽商重教兴学风尚漫谈[N];安徽经济报;2006年

10 ;徽商:百年品牌 诚信当先[N];安徽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剑辉;近代徽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梁德阔;儒家伦理与徽商精神——“韦伯式问题”的经验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王亚军;明清徽商的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明旭;明代徽商“贾而好儒”现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郑小娟;徽州典商在明清徽商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李渊;新徽商的经营理念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方懿文;纽马克翻译理论在英译徽文化及徽商期刊文章中的应用[D];海南大学;2015年

3 李楠;明清时期晋、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许强;明清时期徽商与江南地区的善会善堂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魏艳伟;关于明清时期宁国商人的几个问题[D];云南大学;2016年

6 陈文慧;明清晋徽商业务制度安排之比较[D];山西大学;2008年

7 蔡玲存;徽商的近代发展与式微[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宇;明清晋徽商教育价值观差异[D];山西大学;2010年

9 金荣洲;论明清徽商在经营中的诚信意识[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刘慧;徽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代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61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61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f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