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殷商息国政治地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4:46

  本文关键词:殷商息国政治地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息国 政治地理 殷代商王国 边疆政策 中间地带


【摘要】:随着1979年在河南省罗山县蟒张乡天湖村发现了系列的商代墓葬,相关研究随之展开。经过学人的研究可知,该处墓葬主人在殷商时期是驻守于殷商南部边域的重要地方势力。从墓葬中出土的丰富的考古资料,为今天的人们研究息方国本身的历史、淮河流域文明以及商代边疆等相关问题提供良好的线索。对息方国及其邻境地区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了解商代南部边疆的相关问题,更可以对于商代政治地理的问题加以把握。目前学人们对息方国的观察与研究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也没有运用专门的系统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传世文献资料可知,息方国的文化形式与商王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也保留了一定的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结合息方国史前的历史地理方面的内容来看,在息方国以前,这里受到江汉流域文化为代表的文明势力的影响很是明显。在息方国定居此地之后,不得不遵循这样的现实,也在自己的文化内容中吸收其内容表示接受。息方国的政治中心位于今天的信阳罗山一带,其地理位置据有关材料观察,大概东到潢川县,西不过信阳,南过大别山到达湖北北部的小部分地区,北不过淮河。但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扼守“义阳三关”,是连接南北地理通道的战略要地,商王国对南方的经略以及南方地方势力的纳贡基本上依赖于这个通道。而且在信阳地区和湖北北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以及南阳地区的玉资源也通过这样的通道输入中原地区。而同样可以通达南北方的南襄盆地通道被荆楚以及当地的敌对势力盘踞。息方国以及相邻地区的实力较为强大的地方势力,臣服商王国,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自从殷商时期开始以后,商王国丧失了大别山以南的领土实际控制权,而大别山、桐柏山一线是商王国的南部边疆地区,也是面向南方地区的前沿地带,更是南北方之间的中间地带。因为在商代晚期,商代对西北部地区的征服基本上完成,而东方南方则频生战祸。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商王数次征讨江淮地区的方国势力。而居于战略重要地带的息方国也应该在这些经略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没有文献可以表明,但是按照商代的文物制度和罗山天湖墓地出土的相关器物可以明证。同时从出土的材料中发现了比较丰富的金文材料,大部分属于族徽文字,代表着息族之外的地方势力。由此可见息方国在商代的政治格局中虽处于南方,但是比较活跃的争取外交关系,以姻亲或者战争的形式维持自己的存立与发展。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既保证参加相关事宜,也可以从中可见在商王国政治格局中的中下层政治成员的活动与影响,对商代的政治地理问题作更加细致而深入的观察与研究。同时,因为该地区是联通南北方地区的战略要地,其他的地方虽然也可以交通南北,但是被敌对势力盘踞,而息方国所在的“义阳三关”之地在政治军事对峙、资源的控制以及保障纳贡和运输资源的道路畅通方面都十分重要,因此息方国所负有的责任也是重于其他的方国。南方的纳贡以及矿产资源也是通过这样的道路比较顺利的到达大邑商。最后,通过与同时代的商王国其他边域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地理环境对于政治地理格局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商王国后期的南方形势也决定了商王国的边疆政策倾向于南方边域地区,给与当地的地方势力相对更多的权力和等级,因此反映在墓葬中,即是殷墟文化第三期特别是第四期,息方国墓葬出土器物的等级规格也都明显提高。据此可以概见商王国边疆政策以及商王国后期的政治格局。商王国后期的边疆形势与政策为边域地方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息方国因其地理环境的制约,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淮河上游地区的文明发展具有其独特的表现。
【关键词】:息国 政治地理 殷代商王国 边疆政策 中间地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2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22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10-11
  • 三、研究本课题的学术意义11-12
  • 四、本课题已有相关问题成果综述12-17
  • 五、本课题的内容17-18
  • 六、论文研究方法18
  • 七、本文创新与不足18-19
  • 八、本文涉及的几个概念的说明19-22
  • 第一章 罗山及豫南地区息国相关材料分析22-43
  • 第一节 豫南淮河流域的地理与环境22-24
  • 第二节 罗山天湖墓地发掘情况与材料24-39
  • (一) 天湖墓地的分期断代问题25-27
  • (二) 天湖墓葬形制27-29
  • (三) 天湖墓地出土器物分析29-31
  • (四) 天湖墓地出土金文资料分析31-39
  • (五) 小结39
  • 第二节 其他地区有关息国相关概述与材料观察39-42
  • (一) 出土“息”器的其他墓葬40-41
  • (二) 息国邻近地区考古文化遗存41-42
  • 小结42-43
  • 第二章 息国相关政治地理问题研究(上)43-73
  • 第一节 息国势力范围与地方四至43-54
  • (一) 文献与古文字材料所见息国邻境地方势力44-52
  • (二) 考古材料体现的息国四至范围52-54
  • (三) 小结54
  • 第二节 息国家族形态问题考察54-71
  • (一) 家族成员的亲属组织结构与等级结构55-59
  • (二) 家族内部的政治经济形态59-62
  • (三) 息族与其他地方势力的关系62-71
  • 小结71-73
  • 第三章 息国相关政治地理问题研究(下)73-85
  • 第一节 殷商南疆政治地理格局变化概览73-74
  • 第二节 作为殷代商王国南部边域的息国74-79
  • (一) 商王国设立南部边域重镇之目的75-77
  • (二) 商王国设立南部边域重镇之变迁77-78
  • (三) 商王国设立南部边域重镇之影响78-79
  • 第三节 商王的南疆经略背景下息国的活动79-82
  • (一) 武丁“伐荆楚”与考古材料的证据79-81
  • (二) 帝乙南征与考古材料的证据81-82
  • 小结82-85
  • 第四章 结语85-89
  • 参考文献89-96
  • 附录一96-98
  • 附录二98-112
  • 后记112-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孟莲;;息国历史与地理论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徐少华;;息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分析[J];江汉考古;1992年02期

3 陈昌远;古息国考辨——河南古国史研究之四[J];史学月刊;1990年06期

4 陈晓丽;万德良;;清华简《系年》所见息国史事小札[J];枣庄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于豪亮;论息国和樊国的铜器[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6 何光岳;息国考[J];史学月刊;1988年06期

7 刘博;;古豫国迁播初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长丰;;“息”方国族氏考[J];中原文物;2007年02期

9 聂北茵;;中国最古老的县城——息县“穿越”[J];环境与生活;2011年12期

10 张秋波;李昕;;东辰之歌[J];歌曲;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勤峰;7年国债招标利率低于预期[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章国强 广东总队惠州支队;节心欲保气节[N];人民武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凡;殷商息国政治地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启珍;清华简《系年》与晋、楚邦交策略研究[D];烟台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3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83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