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秦汉商人经济犯罪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3:06

  本文关键词:秦汉商人经济犯罪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汉商品经济 经济犯罪类型 法律法规 犯罪原因


【摘要】:秦汉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呈波浪式发展,主要体现为四个发展阶段:秦朝时商品经济初步发展,西汉初期迅速发展,西汉中后期曲折中发展,东汉时期持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是造成商人经济犯罪的重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商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也不尽相同。秦朝时,法律严苛,商人经济犯罪的行为较少,但仍有偷税漏税、盗铸钱币等犯罪行为的记载。秦朝末年,商人经济犯罪主要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为主。西汉初年,主要以盗铸钱币为主。西汉中后期,主要以偷税漏税、行贿为主。东汉时期,主要以行贿、高利贷犯罪为主。 秦汉时期,商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盗铸钱币,取息过律为代表的扰乱市场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贿犯罪;走私犯罪;买卖违禁品;偷税漏税;商品质量方面的犯罪等。 为了打击商人经济犯罪,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法律;打击盗铸钱币的法律;打击行贿的法律;打击走私的法律;打击偷税漏税等方面,相对全面的反映了秦汉时期打击商人经济犯罪的法律。此外,政府还实行一些经济政策来抑制商人经济犯罪,如常平仓的设置,平价政策,均输平准政策,禁榷制度等。虽然这些政策并不是专门针对商人经济犯罪,但是客观上起到了打击商人经济犯罪,抑制商人势力的作用。 商人经济犯罪的原因,除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外,还与刑罚减轻、“禁民二业”政策逐渐失效、国家政策影响、传统道德弱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秦汉商品经济 经济犯罪类型 法律法规 犯罪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32;F7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1-13
  • 一 秦汉时期商业法律方面的研究11-12
  • 二 商人经济犯罪类型12-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4
  • 第四节 论文结构14-15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7
  • 一 商人概念15-16
  • 二 经济犯罪概念16-17
  • 第二章 秦汉商品经济发展17-27
  • 第一节 秦朝商品经济初步发展17-19
  • 第二节 西汉初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19-21
  •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商品经济曲折中发展21-24
  • 第四节 东汉时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24-27
  • 第三章 秦汉商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27-48
  • 第一节 扰乱市场秩序27-36
  • 一 囤积居奇,哄抬物价27-29
  • 二 盗铸钱币29-34
  • 三 取息过律34-36
  • 第二节 行贿犯罪36-39
  • 第三节 走私犯罪39-42
  • 第四节 其它类型42-48
  • 一 买卖违禁品42-44
  • 二 商品质量方面44-45
  • 三 偷税漏税45-48
  • 第四章 秦汉时期政府对待商人经济犯罪的政策措施48-61
  • 第一节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48-55
  • 一 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法律48-49
  • 二 打击盗铸钱币的法律49-51
  • 三 打击行贿的法律51
  • 四 打击走私犯罪的法律51-53
  • 五 打击买卖违禁物品的法律53-54
  • 六 打击偷税漏税的法律54-55
  • 第二节 经济政策55-61
  • 一 常平仓的设置55-56
  • 二 实行“平价”政策56-58
  • 三 实行“均输平准”政策58-59
  • 四 禁榷制度59-61
  • 第五章 秦汉商人经济犯罪原因探析61-70
  • 第一节 刑罚减轻61-63
  • 第二节 “禁民二业”政策逐渐走向名存实亡63-65
  • 第三节 国家政策的影响65-67
  • 第四节 传统道德约束力减弱67-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广识·通变·取鉴——论秦汉史研习的三个境界[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张荣芳,曹旅宁;廖伯源著《秦汉史论丛》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4期

3 耿占军;;在中国秦汉史高层论坛上的讲话[J];唐都学刊;2008年06期

4 ;秦汉史高层论坛在西安举行[J];唐都学刊;2008年06期

5 亮旭;;朱桂昌教授《秦汉史考订文集》出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方原;徐卫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12期

7 孟祥才;;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新创获——评杜庆余著《汉代田庄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03期

8 彭卫;;走向未来的秦汉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1年05期

9 熊铁基;;我的三十年秦汉史研究报告[J];史学月刊;2011年05期

10 ;南昌工程学院科研项目介绍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秦汉消费文化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丽英;柳敏和;;步入秦汉宫廷的河北女性[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曾志雄;;司马迁对秦汉时期历史的贡献[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3 张腾辉;;从“帝都”到“天下”——“主体空间”视域下的秦汉都城研究[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土;对秦汉生态环境的新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白亮;秦全天星台课题填补秦汉史研究空白[N];陕西日报;2009年

3 方原 徐卫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永城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4 龚延明;《诗说秦汉史》:独尊儒术[N];光明日报;2013年

5 于静;独具只眼的王子今[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孙闻博;领域开拓与史料发掘[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记者 常炳章 杨成;百余海内外专家永城“论剑”[N];商丘日报;2009年

8 记者 常炳章 杨成;永城被初步定为汉文化研究基地[N];商丘日报;2009年

9 刘玲娣、叶秋菊;中国秦汉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张杰;安作璋:做学问要有面壁十年的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功;秦汉逃亡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俊梅;秦汉郡县属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及其社会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蒋波;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艳华;秦汉之际纵横策士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凌;秦汉律令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庞天佑;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阳辉;秦汉吏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瑛;试论商品经济对秦汉乡村社会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华;秦汉商法述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抒;秦汉关中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朱卫华;秦汉会计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史冠华;秦汉巡狩考述[D];西北大学;2008年

7 邓丽丽;秦汉行旅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育;秦汉乡里教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陈晓侠;秦汉之际家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婧;秦汉基层治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94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94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