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期刊 > 南大核心 >

《探索与争鸣》简介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2014-07-07 13:52

《探索与争鸣》简介及投稿要求



刊名:探索与争鸣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主办: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4-2229

CN:31-1208/C

邮发代号:4-49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探索与争鸣

创刊时间:1985

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0.790

综合影响因子:0.484[1]

编辑本段

概述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份综合性理论评论刊物。创刊以来,始终以“坚持正确方向、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推进理论创新”为办刊方针,积极反映时代主旋律,努力追踪改革新浪潮,注重对学术和社会热点作深层次的理论评析,强调问题意识、思想性与争鸣性,追求内容新、传播快、覆盖广的办刊特色,是学术界进行理论探索、交流、争鸣的重要园地。

编辑本段

风格定位

 

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力避从概念到概念、从经典到经典的纯理性思辨,及时反映学术界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的理论探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力求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高品位地探索和思考社会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反思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成果。

不仅深入追踪理论界资深专家学者的新思想、新研究,笔耕文化传播,而且自觉向思想敏锐、充满活力、功底扎实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全面开放。[2]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85年7月16日,《探索与争鸣》由内部刊物《社联通讯》中的“探索与争鸣”栏目改版而生。

1993年6月4日,《探索与争鸣》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2003年1月1日,《探索与争鸣》由小16开改为国际通行的大16开。

2007年1月1日,《探索与争鸣》扩版至80页。

编辑本段

品牌栏目

 

本刊特稿、圆桌会议、学术争鸣、专家访谈、时事观察、经济改革、文化视野、教育纵横、史海钩沉、书林漫步、青年论坛、学界信息[2]。

编辑本段

期刊栏目

 

《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01期目录(部分)

构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和世界观.....................周建明

我们能培养出大思想家吗.....................................张立文

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叶祝弟

理论也要避免空谈...........................................李德顺

应对中西文化作双向反思及重估...............................高宣扬

没有文艺复兴,何来民族复兴..................................朱立元

“天下情怀”:文化自觉的逻辑延伸............................干春松

应重视对海外中国文化的研究.................................朱政惠

警惕秦帝国的专制幽灵——孙皓晖隔行论.......................史式

民主建设顺序论辨析.........................................张紧跟

回到“人”的城市化:城市化的战略转型与意义重建..............文军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严学勤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格局.....................董志强

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沈志华

越南政治革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陈明凡

冗余:新媒体与社会转型......................................黄鸣奋

钓鱼岛局势走向对中日民众感情的影响.........................李素华

20世纪80年代整党中否定“文革”的教育.......................李力[3]

编辑本段

主要荣誉

 

《探索与争鸣》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期刊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万方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4]

影响因子

复合影响因子:0.790综合影响因子:0.484[5]

编辑本段

投稿须知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笔耕论文|专业服务

我要投稿



本文编号:1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qikan/nandahexincssci/1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