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中NO_x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本文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中NO_x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摘要】:垃圾焚烧技术由于其自身特点,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而焚烧烟气中NO_x污染的控制是垃圾焚烧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目前处理NO_x的主流方法为SNCR和低温SCR。SNCR将还原剂直接喷入炉膛内,易操作,但脱硝效率较低。低温SCR采用低温低尘布置,能耗小,但硫酸氢铵的生成制约了低温催化剂的广泛应用。需进一步研发低温具有良好抗硫性能的催化剂,并在工程应用中优化反应器和脱硫工艺的设计,以减少NH_4HSO_4的生成,增加催化剂在线加热装置,从而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作者单位】: 上海泰欣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垃圾焚烧 SNCR 低温SCR 催化剂
【分类号】:X773;X705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很多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在其保有量巨大的同时,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目前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法包括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1]。卫生填埋技术的基建和维护费用较低,但垃圾减容效果差,占地面积大;堆肥对垃圾种类要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巍;青岛兴建大型工业垃圾焚烧场[J];化工科技;2000年02期
2 ;国家颁布垃圾焚烧标准[J];能源工程;2001年05期
3 天木;无锡引进垃圾焚烧锅炉技术[J];石油化工设备;2001年04期
4 徐尚英;安徽芜湖首座垃圾焚烧热电站建成投产[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5期
5 张建强,杨红薇,程新;垃圾焚烧与二恶英的产生及控制[J];四川环境;2003年01期
6 王完清;浅析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的危害及控制技术[J];山西焦煤科技;2003年11期
7 韩霜;;中国垃圾焚烧“威胁世界”?[J];装备制造;2009年09期
8 ;垃圾焚烧产业民意危机席卷全国[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3期
9 张异;;一百年的回眸,只为更加清洁的未来——评《世界垃圾焚烧100年》[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10 成协中;;垃圾焚烧及其选址的风险规制[J];浙江学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宇坤;陈敏东;许振成;孙家仁;任明忠;;垃圾焚烧二恶英环境暴露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刘汉桥;蔡九菊;田冬青;齐鹏飞;;垃圾焚烧灰熔融炉的应用及选择[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漫雯;冯桂贤;刘晓平;任明忠;张素坤;;某电子垃圾焚烧点及周边环境中多氯联苯的分布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家瑶;;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能利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家瑶;;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能利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文勇;王新龙;葛介龙;;垃圾焚烧尾气净化装备的现状及国产化实践[A];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孙宏;;戈尔Remedia~汶二恶英催化过滤技术在现代化垃圾焚烧工业中的应用[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8 王浩;;应用于垃圾焚烧设备的新合金材料Nicrofer 45 TM[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9 冯生华;;垃圾焚烧的当务之急是监测二VA英[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建忠;赵锡勇;翁永明;;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装置的选择[A];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云;建章立制遏制“小火电”垃圾焚烧[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叶小钟 本报实习生 赵越;番禺:“垃圾焚烧”五大沟通渠道遇冷[N];工人日报;2009年
3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徐海云;评论垃圾焚烧需以事实为根据[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颖 夏传武 黑毅鹤;湖畔小村建起垃圾焚烧场[N];大理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昊;垃圾焚烧:急需一把科学的“尺子”[N];健康报;2010年
6 ;番禺垃圾焚烧争议,收获的不仅是“叫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旭辉;市中心建垃圾焚烧电厂并不可怕[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记者 吴汉;江城进入垃圾焚烧时代[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孙秀艳;垃圾焚烧优势明显[N];人民日报;2011年
10 特派北京记者 何涛 李栋 于梦江 石善伟 张莹 张浩;垃圾焚烧是国际通用方法[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进;重金属铜、镍、锌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勇;垃圾焚烧中镉、铅迁移转化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许明磊;垃圾焚烧过程受热面积灰烧结特性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尹瑛;冲突性环境事件中的传播与行动[D];武汉大学;2010年
5 罗宇;垃圾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分配及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建新;垃圾焚烧过程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马文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氯的识别方法与热行为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建;垃圾焚烧锅炉多目标优化运行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霍倩;垃圾焚烧区周边居民血浆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IL-6、IL-23R基因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孔维琛;赋权理论视角下的邻避运动与抗争传播[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张晨;环境污染物暴露的表观遗传效应标志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杨惠霞;城市固体生活废弃物焚烧暴露与附近人群呼吸道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李才华;臭氧—过硫酸盐和MnO_2-Co_3O_4/AC催化臭氧氧化体系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张帅毅;垃圾焚烧过程中铅和镉挥发特性及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张姝琳;汽车铸造及垃圾焚烧厂区环境空气中二VA英污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岳鹏;垃圾焚烧电厂110kV接入系统方案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苏超;等离子体治理垃圾焚烧污染物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8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09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