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数量对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估算结果的影响——以时间间隔采样法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9 19:24
本文关键词:样品数量对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估算结果的影响——以时间间隔采样法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路面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样品数量 时间间隔采样法 随机抽样 误差
【摘要】: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太白立交高架段设置路面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3场径流事件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Pb、Zn、溶解态Pb、溶解态Zn的浓度变化及出流规律,基于随机抽样法编程研究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场次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估算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降雨事件,径流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波动剧烈且受雨强影响较大,径流中后段浓度下降且逐渐趋于平稳,为提高EMC估算的准确性应对径流全程采样并在初期加密样品采集.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EMC估算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场次径流样品数量较少时,根据样品浓度结合相应时段径流量计算的EMC呈较大离散性,随着样品数量增加估算EMC值离散性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场次径流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随样品增多而降低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与径流水质水量波动程度有关.若场次径流样品数量小于10,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接近40%,当样品数量增至13个或19个,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0%和20%.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路面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样品数量 时间间隔采样法 随机抽样 误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0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HD2011JC114)
【分类号】:X52
【正文快照】: 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率的不断提高,包括路面径流在内的城市地表径流逐渐成为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研究成为多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中,事件平均浓度(EMC)是最重要的污染程度表征指标,也是核算污染负荷的重要参数,指场次径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穆平;;关于微量样品相分析几个问题的简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2 刘建奎;;监督抽样实践中应注意把握的环节[J];中国纤检;2014年09期
3 丛爱芬,黄春艳;原油芳烃中傒的高压液相色谱测定[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6年01期
4 胡建芳,彭平安;一种适用于高分辨分子地层学研究的有机质分离及定量方法[J];分析化学;2000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游雪晴 罗晖;珠峰科考采样高度突破7200米[N];科技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1114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1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