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修复油污土壤过程中氮素的变化及菌群生态效应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修复油污土壤过程中氮素的变化及菌群生态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GC-MS MiSeq高通量测序 不同形态氮
【摘要】:对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微生物修复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土壤中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修复对油污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对修复过程中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8周的修复,土壤中烷烃含量由初始时的25 987.8mg·kg~(-1)降低为12 788.6 mg·kg~(-1),多环芳烃含量由初始时的5 322.9 mg·kg~(-1)降低为2 917.2mg·kg~(-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修复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可降解烃类的菌群如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detes)、迪茨氏菌属(Dietz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所占丰度增加.经过修复处理的土壤中总氮、氨氮含量呈降低趋势,硝态氮含量在修复前期呈降低趋势,修复后期基本保持不变.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修复处理可去除土壤中的大部分烷烃和多环芳烃,烷烃和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与土壤中硝氮含量和烃降解菌所占丰度相关.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GC-MS MiSeq高通量测序 不同形态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710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5JM5163)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JS048)
【分类号】:X53;X172
【正文快照】: 在石油的开采、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由于泄漏或者运输不当造成了各种环境污染.石油进入土壤后一方面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另一方面会阻碍植物根系呼吸及对营养的吸收.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微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迪;;农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09期
2 李小蓉;李宝宏;;石油污染区域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J];河南科技;2008年05期
3 汪洋;史典义;聂春雨;张楠楠;;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生物技术;2009年02期
4 刘张;周成;;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1期
5 ;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新技术[J];发明与创新;2012年04期
6 穆瑞瑞;张家洋;周勇;;微生物修复在农村土壤污染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9期
7 刘道玉;吴伟;;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7期
8 代稳;朱清华;刘胜仿;;水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年04期
9 王凤花;罗小三;林爱军;李晓亮;;土壤铬(VI)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珍明;林昌虎;何腾兵;张清海;;浅析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现状[J];贵州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顺鹏;;农药面源污染的微生物修复[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洁明;孙红文;王翠苹;李阳;张彦峰;张清敏;;蚯蚓辅助微生物修复芘污染土壤[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正军;黄顺;冯国栋;李晓宇;梁运祥;;景观湖泊与黑臭河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实地应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丁恒;;土壤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杰;贺纪正;张蕾;;东北地区畜禽粪便中重金属铜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机理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王永峰;徐军;单军;崔益斌;郭红岩;季荣;;蚯蚓对~(14)C-菲在土壤中矿化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孙明明;骆永明;Peter Christie;贾仲君;李振高;滕应;;甲基β环糊精强化微生物修复PAH污染农田土壤[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董思思;花日茂;聂磊;刘琴芳;;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万云洋;王宇天;高涵帅;王夕亭;田燕;张强斌;孙午阳;;氰渣无害化处理的微生物修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0分会:环境与健康[C];2014年
10 尹华;邓军;叶锦韶;彭辉;秦华明;龙焰;张娜;何宝燕;;水-沉积物中BaP-Cd复合污染的微生物修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刘艳;土壤治污刻不容缓 微生物修复“保驾”食品安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2 王树谷;微生物修复土壤技术取得初步成功[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新华;微生物修复水体污染技术提高水质[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汤家友 民盟丽水市委会;关于“治土”的几点对策建议[N];丽水日报;2014年
5 记者 赵静;10家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各获百万奖金[N];辽宁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娜;海洋近岸溢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张俊会;电子废物拆解区水稻田的重金属污染、生态毒性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妍;PAHs污染土壤的环糊精及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效应[D];贵州大学;2015年
2 金芬;电场强化复合微生物菌种修复油污土壤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3 王凌文;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典型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D];浙江大学;2016年
4 高鹏;耐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砷的氧化与还原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嵇婷婷;电动微生物修复工艺下石油胶质毒性和结构的变化[D];辽宁大学;2016年
6 陈翠雪;厦门{|{\湖环境污染特征调查和微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石爽;有机磷农药乐果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洪音;油污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9 孙天然;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菲;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对微生物种群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4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3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