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真空相变换热技术在冲渣水余热回收中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06:09

  本文关键词:真空相变换热技术在冲渣水余热回收中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换热器 真空相变 高炉冲渣水 余热回收


【摘要】:钢铁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会的发展更需要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性。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我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节能减排的关键问题上。余热回收技术在钢厂节能减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通过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转化为能量冶金的同时,大量的高温余热、低温余热都会伴随产生。这些大量的高、低温余热如果不被利用,就会白白地排放到周边的环境及室外空气中,不仅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热、废污染。对高温余热,我们可以做到简单地回收利用,但是高炉冲渣水等低温余热资源,很难以常规的余热回收装置来提取其中的热量为我们所用,归根到底是因为冲渣水这一复杂水质的低温热源极易在冷却的过程中结晶析出,产生严重堵塞传统的换热器、腐蚀其金属壁面等等诸多棘手的问题。所以,寻求一种新型高效的换热技术来提取冲渣水中的余热量便成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将高炉冲渣水在大空间内闪蒸为纯蒸汽,并将其与纯净低温冷水进行换热来获取用户所需的纯净热水,这一思路可以较好地实现高炉冲渣水的高效利用。本文主要从钢厂高炉冲渣水低温余热下手,以真空相变换热技术为研究核心,重点阐释了这一技术的传热学理论基础和应用工艺流程。此外,本文结合真空相变换热器在某钢厂余热回收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包括冲渣水水质分析、余热潜力分析、真空相变换热器运行参数分析、运行效果分析等内容。与此同时,笔者建立了真空相变换热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对真空相变换热模型提出了如何提高其换热效率的想法,即通过改变蒸汽的入射角度和蒸汽的流速两个变量,得到了真空相变换热系统换热效果的最佳入射角和流速值,并进行最终换热效果的对比,得到相对优化的真空相变换热参数,进而更好地将高炉冲渣水中的低温余热提取出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梁骁;邱郡;胡伟叶;;奥氏体不锈钢大拉杆补偿器失效分析与预防[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年S1期

2 高红红;介宏;管风军;;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应用[J];工业炉;2014年05期

3 闵长松;;带钢连续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分析[J];工业炉;2014年05期

4 王晓东;胡兰辉;刘颜军;魏国顺;;浅析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J];节能与环保;2014年08期

5 刘树青;;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工程实例[J];节能与环保;2014年05期

6 董家华;王伟;高成康;;高炉渣冲渣水余热回收应用于海水淡化工艺的研究[J];中国冶金;2012年10期

7 张贺磊;吴慧祥;;飞机废水系统仿真计算方法及程序[J];江苏航空;2010年S2期

8 蔡九菊;王建军;陈春霞;陆钟武;;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J];钢铁;2007年06期

9 孙占波;王宥宏;郭娟;;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Cu-Cr alloys during rapid cooling[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6年05期

10 耿春景,李汛,朱强;高炉冲渣水发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J];节能技术;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延明;于庆波;;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概述[A];第七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坤容;陕西“二华”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微污染水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偶国富;加氢裂化空冷器管束多相流模拟与冲蚀破坏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珍珍;湖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及承载能力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丁亚琪;真空冷凝换热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袁康;基于CATIA的汽车制动储液罐检测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 张彦;低温余热的取热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白华夏;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分析及余热回收供暖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6 王伟;以高炉冲渣水余热为热源的海水淡化新工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王军;水力旋流器对含油污水分离性能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天斌;压水堆核电站电动辅助给水泵国产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栾波;工业余热利用及余热制冷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10 宋广哲;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8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38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