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及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毒性效应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铜离子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及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毒性效应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铜 氧化损伤 小鼠原代肝细胞 过氧化氢酶 溶菌酶 人血清白蛋白
【摘要】:铜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生命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铜作为一种重金属,在能源、电镀、建筑、交通运输、军事武器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对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重金属铜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吸收进入体内,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各个器官,并在肝脏、肾脏、大脑等器官处积累,造成细胞、器官以及机体的氧化损伤。众多疾病的发生与氧化应激效应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铜类污染物可诱发机体氧化应激,使机体产生过量的活性氧,打破机体正常的氧化还原平衡,造成生物大分子、脂类物质、DNA的氧化损伤,进而引起细胞氧化损伤或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等。重金属类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往往体现在分子、细胞和动物三个层面上,单一层面的评价不足以全面阐明铜的毒性效应。因此,有必要从多个层次探究铜离子暴露诱发的氧化损伤毒性机理和揭示铜暴露健康损害的微观机制。本文从铜毒性作用与氧化应激效应的相关性入手,以细胞毒理学和分子毒理学为依托,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评价铜暴露诱发细胞氧化损伤的毒性效应、机理以及铜与蛋白质作用机理。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铜污染诱发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效应以及铜诱发的毒性效应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介绍了本研究领域的进展、存在的问题,论文涉及的主要技术方法、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等。第二部分:选取小鼠原代正常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群体细胞和单细胞水平评估短期铜暴露诱发的氧化损伤效应。铜暴露后细胞内氧化损伤的突出表现就是细胞内ROS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氧化应激酶SOD活性的升高。同时,由于ROS含量水平的升高和氧化防御机制的改变,铜暴露诱发了细胞内DNA的损伤。此外,群体细胞平均分析水平上ROS的产生、GSH的消耗以及DNA的损伤程度在较低浓度(10或50μM)变化并不显著,但是通过单细胞水平分析发现某些细胞内的上述指标已经发生变化,高ROS水平、低GSH含量以及具有明显DNA损伤特征的细胞在低浓度铜染毒组中开始出现,说明单细胞水平上能更灵敏地评价污染物早期的毒性效应,有利于早期诊断、预警技术的建立。第三部分:以氧化应激关键酶过氧化氢酶(CAT)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和分子两个层面上研究了Cu~(2+)对CAT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铜暴露诱发的氧化应激效应导致了小鼠原代肝细胞内CAT酶活性的下降;同样,Cu~(2+)可通过与CAT的结合作用抑制了离体的CAT酶的活性。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结果表明Cu~(2+)可引起CAT荧光猝灭,导致其骨架结构和二级结构的改变。两者可能的结合位置位于活性中心的p-折叠附近,Cu~(2+)与His74(组氨酸)和Ser113(丝氨酸)发生相互作用。过氧化氢酶二级结构的改变和铜离子与His74氨基酸的结合是酶活性发生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以氧化应激相关酶溶菌酶(Lysozyme)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光谱学手段、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TC及分子模拟、酶活性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u~(2+)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u2+与溶菌酶结合反应是一个自发地过程,其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298 K时大约有3个结合位点。一定浓度的铜离子会致使溶菌酶发生荧光静态猝灭,改变了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使得溶菌酶蛋白质骨架变得疏松、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而且基于活性残基谷氨酸(Glu 35)和(天冬氨酸)Asp 52位于铜与溶菌酶的结合部位,铜暴露影响了溶菌酶活性的表达。第五部分:以生物大分子人血清白蛋白(HSA)为研究对象,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铜离子对HSA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铜离子主要以动态猝灭形式引起人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猝灭,铜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进而会导致其骨架结构和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铜离子自发地与人血清白蛋白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结合位点数大约为1。人血清白蛋白酯酶活性在铜离子浓度达到8×10-5M时受到明显抑制,进而可能影响其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俊,吴可;电磁辐射诱导的生物氧化应激效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2期
2 胡德宝;张宝修;张也;张日欣;方南洙;李钟淑;;氧化应激与胚胎的氧化还原调节[J];畜牧兽医学报;2014年07期
3 曲丽娜;陈海龙;毕蕾;黄增明;李莹辉;;微重力下的氧化应激与药物防护[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4 刘新;李建远;;附睾氧化应激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年02期
5 龚晴丽;李雪;鲁严;;氧化应激相关性疾病中线粒体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10期
6 李林;哈木拉提·吾甫尔;陈艳;姬艳丽;武贵臻;赵学信;;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和清除剂对氧化应激的相关蛋白表达及其凋亡的影响[J];科技导报;2008年10期
7 田晓华,顾景范,孙存普;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6年04期
8 周丽芳;朱翔;赵红莉;蓝闽波;史新梅;;小鼠甲醇氧化应激的电子顺磁共振的研究[J];波谱学杂志;2013年04期
9 陈瑗,,周玫;氧化应激与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4年06期
10 宗峰;;氧化应激、端粒长度与衰老[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姚华;马玲;;尿酸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2 黄园;陈志庆;邱卓君;丘卫;林燕;;运动对血液氧化应激态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王博;李英贤;李莹辉;;航天飞行中氧化应激对细胞骨架的调控作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红军;江钟立;;运动、氧化应激与细胞信号转导[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曲丽娜;陈海龙;毕蕾;黄增明;李莹辉;;微重力下的氧化应激与药物防护[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赵晓琴;王瑞元;;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肌病[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先宏;丛建波;郭林超;董国福;王长振;吴可;孙存普;;海藻铁蛋白多糖对氧化应激的作用[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张晓启;刘爽;王振国;;烧伤后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剂治疗[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苏颖;刘晓民;孙延明;栾颖;王月影;;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胡高飞;朱圣华;周筠;马莹;庆宏;邓玉林;;模拟微重力效应导致大鼠脑氧化应激及相关蛋白表达变化[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预防疾病,进入“氧化应激”时代[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灵诺;身体异常与“氧化应激”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朱作霖;氧化应激干扰有望成为预防疾病新手段[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 项铮;氧化应激干扰有望成为预防疾病新手段[N];科技日报;2008年
5 ;远离疾病,科学家找到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郭枫;知未来 治未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熊昌彪;氧化应激研究与中医治未病“不谋而合”[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朱作霖;疾病防治新思路——氧化应激窗口期干预假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胜德;治“未”病提高人类主体健康意识[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褚晓明;老年痴呆与氧化应激有关联[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颖;Nrf2缺失加剧DOX引起的心脏毒性和心功能障碍[D];山东大学;2015年
2 夏淑芳;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甲状腺激素稳态的影响及槲皮素的调节作用[D];江南大学;2015年
3 张鹏宇;硫化氢在臭氧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模型中的作用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游牧;淮南市土壤砷分布特征及基于胰岛素途径的抗砷胁迫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5 于秀华;开心益智颗粒成药性研究及对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动物的影响与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15年
6 易旭;茅台酒对二乙基亚硝胺引发小鼠HCC发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贵阳医学院;2014年
7 肖军;氧化应激通过亲环蛋白A促进人巨细胞病毒复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8 崔艳军;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对肥育猪骨骼肌代谢的影响及硫辛酸的调控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吴志勇;hOGG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关系及其在mtDNA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VECs氧化应激修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10 许明明;肝肠间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食品的调节作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艳艳;白藜芦醇对高糖“代谢记忆”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武小希;氧化应激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及验证[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文松;Nrf2/HO-1通路在氧化应激致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4 王倩;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盼盼;活性羰基化合物诱导的氧化应激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毒性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安美玲;CCK-8对甲基苯丙胺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金莲;氧化应激在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5年
8 王琦;白藜芦醇抑制肥胖相关的脂肪组织炎症与氧化应激及对睾丸内分泌功能的保护[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关瑾;体外研究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诱发的氧化应激效应与机理[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张斌;体外实验研究不同粒径纳米银的氧化应激效应[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5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4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