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代谢组学的手性PCBs对斑马鱼胚胎选择性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19:00

  本文关键词:基于代谢组学的手性PCBs对斑马鱼胚胎选择性毒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氯联苯 对映体 代谢组学 斑马鱼 毒性


【摘要】: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属于持久性环境污染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禁止在全球范围使用,但由于其易蓄积、难降解、能够远距离迁移的特性,目前环境中仍存在大范围的多氯联苯污染现象。PCBs的非靶标生物毒性研究已有较多报道,尤其是针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多氯联苯作为手性污染物,其对映体在生物学和毒理学方面可能存在选择性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特征。然而,目前针对手性PCBs对斑马鱼非靶标生物的选择性毒性差异研究罕有报道,因此缺乏更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其毒性作用机理的科学依据。本论文从代谢靶标分析(Targeted analysis)和代谢轮廓分析(Metabolic profiling)两方面,揭示手性PCBs95和136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毒性差异及作用机制,筛选PCBs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这是从代谢组学层面关于手性PCBs选择性毒性行为研究的首次报道。论文采用液相色谱法对19种手性PCBs进行了拆分,对比了5种多糖类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性能,考察了柱温的影响,并采用在线旋光确定了各PCBs的对映体洗脱顺序。除PCB197以外,其他18种PCBs能在至少1种色谱柱上得到较好分离;Cellulose-1、Cellulose-3和Cellulose-4色谱柱对手性PCBs分离较好,而Cellulose-2和Amylose-2分离效果较差。在5-30℃范围内,手性PCBs拆分过程受焓驱动(除PCBs88、131在Cel-4上的分离),低温更利于对映体的分离。此外,手性PCBs分离的难易程度和出峰顺序,与苯环上氯原子的取代数目和位置有关。利用UPLC-Qtrap对手性PCB95暴露的斑马鱼胚胎进行代谢靶标分析。该方法共筛选出26种生物标志物,包括氨基酸、有机酸、核酸、甜菜碱和胆碱等。在胚胎体内,PCB95的生物标志物变化情况与其对映体的结构有关;随着PCB95浓度的增加,生物标志物表现出了不同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CB95造成了很多神经、免疫相关物质的代谢紊乱,据此推断PCB95可能干扰了神经和免疫系统,造成了能量代谢障碍和肝脏损伤。利用UPLC-Qtof对手性PCBs95和136暴露的斑马鱼胚胎进行代谢轮廓分析。PCBs95和136暴露斑马鱼胚胎后共发现了460种潜在生物标志物,由于代谢组学的鉴定手段并不完善,最终完成了22种物质的鉴定,主要是氨基酸、有机酸、磷脂类和与糖类代谢相关的物质。PCBs95、136单独或联合暴露时,对斑马鱼胚胎均有显著的毒性作用;且PCBs95和136联合暴露时,胚胎受PCB136的影响较大。(+)-、(-)-和rac-PCB136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毒性差异较小;(-)-和rac-PCB95的毒性作用较为相似,而(+)-PCB95与前两者的毒性作用差异较大。本论文通过对手性PCBs95和136暴露斑马鱼胚胎的代谢靶标和代谢轮廓分析,证明了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手性多氯联苯的选择性毒性差异研究,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为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手性环境污染物的选择性毒性行为及致毒机理提供了新方法,并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闪英;陈昆柏;;浙江省某PCBs废物储存点对其邻近滩涂生态系统的毒性风险[J];生态学报;2011年17期

2 ;Study on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PCBs in Groundwater by Fe/Zn Bimetal[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2年07期

3 孙红斌;刘亚云;陈桂珠;;PCBs对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12期

4 张伟;刘丛强;梁小兵;魏中青;;沉积物中PCBs分析测定与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03期

5 马绍赛;周明莹;;黄渤海沿海贝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评价与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3期

6 吴江平;管运涛;张荧;罗孝俊;张锡辉;麦碧娴;;广东电子垃圾污染区水体底层鱼类对PCBs的富集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7 杨彦;王宗庆;王琼;赵洁;于云江;李定龙;;电子垃圾拆解场多环境介质多氯联苯(PCBs)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14年01期

8 方丽;刘斌;吴克;彭书传;俞志敏;金杰;;一株PCBs降解菌株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J];生物学杂志;2012年05期

9 张志;田崇国;贾宏亮;李一凡;;中国多氯联苯(PCBs)网格化的使用清单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有势;马满英;邓燕;;生物与化学表面活性剂协同洗脱土壤中PCBs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龙;齐虹;马万里;刘丽艳;张志;张凤;李一凡;;中国多介质环境中PCBs的分布规律[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Qiyu Zhao;Ken Poirier;Mike Dourson;;Reference Dose (RfD) for a Complex Mixture of Methylmercury,PCBs,and DDT:Implications for Risk Assessment[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Applications of the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s on the Research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来国;许振成;张素坤;彭晓春;麦碧娴;盛国英;傅家谟;;广州市大气中PCBs的初步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in water from Songhua Basin,China[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蔡铭伟;刘国瑞;郑明辉;;模拟烹饪对食物中PCBs含量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史烨弘;胡建信;程爱雷;王强;方雪坤;廖红云;;台州地区Co-PCBs污染状况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志;李一凡;任南琪;;室内空气中PCBs污染状况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龙元;黎华寿;贺鸿志;陈桂葵;林琳;;不同植物间作模式对作物——红壤土体系中PCBs残留的影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James Li;;Primary CB-28 Emission and Residues in China Due to Their Use in Power Transformers and Capacities[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资阳病人[N];南方周末;2011年

2 胡永峰;首家二((口恶))英和PCBs检测实验室获认证[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美国重新评定多氯化联(二)苯(PCBs)的使用授权[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星;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生物泥浆修复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刘静;土壤中类二VA英和阻转类PCBs分析方法、来源解析和分布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孙晓菲;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表层沉积物中PCBs分布特征及释放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赵U,

本文编号:1177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77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