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黄磷渣制备改性白炭黑

发布时间:2017-11-15 08:10

  本文关键词:黄磷渣制备改性白炭黑?


  更多相关文章: 黄磷渣 白炭黑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疏水性 分散性


【摘要】:用硝酸酸浸黄磷渣制备高纯度粗品白炭黑,精制后用PEG、KH570进行有机湿法改性,检测DBP吸着率,采用XRD、SEM、FTIR对改性前后白炭黑表面结构、分散性、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量13.8 m L,粒径120目,时间4 h,温度75℃,液固比10∶1时,粗品白炭黑纯度达90.27%,进一步精制,其纯度提高为99.35%,32%PEG600和8%KH570改性白炭黑的DBP吸着率分别为2.91 m L/g和1.63 m L/g,复合改性改善了白炭黑的分散性,且具有优异的疏水性。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基金】:贵阳市科学科技局低碳科技计划项目([2011205]5-13)
【分类号】:X781;TQ127.2
【正文快照】: 黄磷渣是电炉法生产黄磷过程产生以硅灰石、枪晶石、硅钙石等为主体的废渣矿物,化学成分主要是Ca O、Si O2和少量Al2O3、Fe2O3、Mg O、P2O5等[1],其大量堆置占有土地资源,并且有害成分如磷酸盐的析出[2],污染土壤,破坏生态环境。目前,黄磷渣的开发主要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自润;综合利用磷渣的探析(连载三)[J];四川水泥;2004年05期

2 刘自润;综合利用磷渣的探析(连载一)[J];四川水泥;2004年03期

3 皮艳灵,程麟,朱成桂;磷渣颗粒级配与磷渣水泥强度的关系[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贵生;磷渣配料的工艺控制及应用效果[J];水泥;2005年01期

5 徐迅;卢忠远;严云;;磷渣的粉磨动力学研究[J];水泥工程;2008年03期

6 李毅;霍冀川;徐迅;;利用微观测试手段评价磷渣的活性[J];水泥;2009年03期

7 ;科研技革简讯[J];广西化工技术;1977年01期

8 Э.Е.基利雅叶娃 ,李家仁;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生产中电热磷渣的利用[J];云南建材;1982年01期

9 吴秀俊;电炉磷渣的矿相及性能[J];云南建材;1984年04期

10 印祥生,贺雅飞,陈峰,柏英,刘少瑚;磷渣在熔制钠钙玻璃中应用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广宏;程麟;李东旭;;用磷渣作为辅助性胶凝组分研制高性能水泥[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陈智荣;叶建雄;陈明;;磷渣在四川地区混凝土行业的应用构想[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智荣;叶建雄;陈明;;磷渣在四川地区混凝土行业的应用构想[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盛广宏;程麟;李东旭;;用磷渣作为辅助性胶凝组分研制高性能水泥[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王贵生;;高挥发份烟煤与磷渣的配料效果[A];2003年水泥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迅;李三霞;张瑶;;不同产地磷渣粉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永红;谢兵;刁江;郭戌;;氟对脱磷渣中磷的赋存形式及枸溶性的影响[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8 王贵生;;磷渣配料生产水泥熟料[A];2005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华全;林育强;李家正;;磷渣和粉煤灰在水泥中水化机理的试验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静;李北星;周芳;;磷渣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改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有雄;磷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伍向东邋特约记者 陶广汉;磷渣不伤脑 “废”料也是宝[N];眉山日报;2007年

3 何全基 向彩霞;瓮福磷渣超微粉供不应求[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柯士雨;每年可“吃掉”全县一半磷渣[N];贵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云立;并非技术难题,关键是否重视[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胡洪江;磷渣山“长”在生态水源边[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黄诚克;开阳县黄磷固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N];贵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孙恒 卢飒;利用磷渣生产新型建材[N];贵阳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卢飒;我市开创磷渣资源“热利用”[N];贵阳日报;2007年

10 王军;贵州紫江公司应用磷渣生产水泥[N];中国建材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兴荣;利用磷渣、磷尾矿制备硅酸钙板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2 胡胜超;黄磷渣制取矿渣棉试验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3 张俊;快硬早强磷渣基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性能研究[D];三峡大学;2016年

4 郝晋高;磷渣中磷和氟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影响机理[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业江;磷渣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皮艳灵;磷渣粉粒度及粒度分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林波;磷渣配料生产优质水泥熟料形成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刘秋美;磷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9 周芳;掺磷渣粉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陶敏龙;利用工业废渣制备低温陶瓷透水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89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89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