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3:22

  本文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季节性冻土 石油烃 微生物群落 培养实验 功能基因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的泄露造成了地下水土环境的严重污染。在中国东北地区,季节性冻土正面临着严重的石油污染问题。而土壤微生物可以降解石油污染物,以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石油污染和冻融环境也会抑制部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微生物分解石油污染物的能力。本文选择位于季节性冻土区大庆废弃采油厂的石油污染土壤,在该研究区呈三角形布点,取深为150 cm的柱状土壤样品A、B、Y,分析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石油烃含量,利用高通量测序以及定量PCR技术来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同时进行升降温培养试验,以研究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与石油烃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该研究区土壤环境呈碱性,其中石油烃含量高的位点含水率相对较低;VOCs的种类及含量与石油烃含量成正比;土壤中的八大离子浓度变化复杂;2)该研究区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高,优势种群是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55.3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8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92%)、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6.35%)、绿弯菌门(Chloroflexi,5.43%);在石油烃含量高以及土壤深度大的土壤层中,微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单个物种的丰度增加,优势种群组成单一且突出;3)通过室内升降温培养试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中的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丰度会升高,使土壤中释放出更多的CH4和CO2,而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的增加也会导致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变大,从而加剧土壤释放CH4和CO2的能力。通过功能基因(mcrA,pmoA)与微生物物种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了产甲烷菌的功能基因mcrA主要来源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Methanomicrobia纲D-C06,甲烷氧化菌的功能基因pmoA主要来源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着色菌目(Chromatiales)的Halothiobacillaceae中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的Myxococcales目Polyangiaceae科。本论文研究中,虽然这些土壤取自于同一样地,彼此之间只相差数米,可能也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这些土壤中,基因应对温度、深度及石油烃含量变化的响应机制依然有细微差别,因此,可以说明冻土微生物群落应对土壤温度变化、土壤层深度和石油烃污染程度时做出的快速且动态的响应,为石油污染冻土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3;X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春荣;;201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03期

2 刘五星;骆永明;王殿玺;;石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化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3期

3 王鹭;董小培;张威;章高森;刘光t;冯虎元;;不同深度冻土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冰川冻土;2011年02期

4 郝春博;王广才;董健楠;张倩;蔡五田;;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多样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08期

5 贾建丽;李广贺;;油田区土壤微生物种群构成及系统分类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2009年04期

6 张慧智;史学正;于东升;王洪杰;赵永存;孙维侠;黄宝荣;;中国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区域分异研究[J];土壤学报;2009年02期

7 袁三青;薛燕芬;汪卫东;李希明;马延和;;胜利油田单12高温油藏非培养和富集培养样品的细菌组成特性[J];微生物学报;2008年08期

8 李小利;刘国彬;薛,

本文编号:1236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236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