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的毒死蜱对稻田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07 09:16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法的毒死蜱对稻田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毒死蜱 稻田湿地水生生物 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SSD) 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生物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是一种基于单物种测试和概率统计学的、较高级的外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在国内外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物风险评价中。本文选取了采用logistic和normal这2种SSD分布模型,分析了国内外毒死蜱对3组水生生物组合的毒性数据;并且获得各自SSD的HCx值。3组毒性数据分别为:浙江稻田水生生物组,长三角地区水生生物组和美国水生生物组。浙江稻田水生物SSD分布的HC5为:0.32μg·L~(-1)(logistic模型)和0.35μg·L~(-1)(normal模型);HC10为1.50μg·L~(-1)(logistic模型)和1.26μg·L~(-1)(normal模型);HC20为8.13μg·L~(-1)(logistic模型)和5.96μg·L~(-1)(normal模型);HC50为145.44μg·L~(-1)(logistic模型)和115.74μg·L~(-1)(normal模型)。据此判断水稻种植季节,稻田水域毒死蜱对食蚊鱼、溠湉、泽蛙蝌蚪、轮虫、常见腹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以及绝大多数藻类等的风险较小。利用冗余分析研究了生物物种数量、物种组成结构和拟合模型对HCx影响。结果表明:物种组成结构对HCx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毒死蜱较为敏感物种数量与HCx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对毒死蜱不敏感的物种则与HCx呈现正相关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101458)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No.2015C02G2010084)
【分类号】:X592;X826
【正文快照】: 我国是农业病虫草发生危害严重的国家,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有效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水稻尤为如是。然而,农药作为一类有毒化学物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若使用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2 韩丽,戴志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年03期

3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4 郑创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问题讨论[J];广州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5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程燕,周军英,单正军,陈建群;国内外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3期

7 侯绍刚;张晏卿;;生态风险评价进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李锋;陈展;;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9 吕妍;袁涛;王文华;;个人护理用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年08期

10 李谢辉;李景宜;;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娜;余若祯;王宏;;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周军英;程燕;单正军;Martin Williams;Mark Cheplick;;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暴露场景和暴露模拟平台构建[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景宜;文彦君;;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自珍;施维林;;西部荒漠绿洲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决策模型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娟;蔡永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崇明岛为例[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游珍;;基于景观格局的孤山川流域生态风险评价[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谢辉;;3S技术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孟东平;张金屯;;山西省能源重工业复合生态带生态风险评价[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永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DPSIR模型的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娜;典型PPCPs繁殖毒性效应与水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张锐;耕地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4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邱桔;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6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李雪华;锑矿区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日娜;锡林郭勒盟乌拉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娟;山西省城市生态风险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梁豹;W乔徘肪掣叻缦涨恿餮匕锻寥乐亟鹗粑廴炯吧缦掌兰踇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李响;山地灾害胁迫条件下的龙门山区生态风险评价[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琪;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延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D];西北大学;2016年

6 王君君;大凌河流域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7 冯波;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线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8 徐昕;上海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程文龙;宁夏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林小丽;农药对家蚕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1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261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